[发明专利]阿奇霉素衍生物及其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10116212.1 申请日: 2006-09-19
公开(公告)号: CN101148461A 公开(公告)日: 2008-03-26
发明(设计)人: 沈舜义;黄新颜;葛涵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主分类号: C07H17/08 分类号: C07H17/08;A61K31/7052;A61P31/04
代理公司: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薛琦
地址: 200040***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霉素 衍生物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奇霉素衍生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红霉素以其良好的抗菌活性和安全性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20世纪80年代,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地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先后问世。这类抗生素较红霉素耐酸性增强、抗菌谱扩大,药物动力学特性得到改善,对革兰氏阳性菌、某些革兰氏阴性菌、支原体等具有强抗菌活性,已广泛用作由这些细菌引起的感染的治疗药。其中某些已在临床用作出色的抗生素。例如,阿奇霉素(参见美国专利USP 4,474,768和USP4,517,359 J.Chem.Research(S)(1988)152,J.Chem.Research(M)(1988)1239)其结构如下:

但这些抗生素仍然对大环内酯类耐药菌活性差。目前,细菌对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抗生素和奎奴普丁(链阳菌素B)的诱导耐药作用(iMLSB)和内在耐药作用(cMLSB)正日益盛行,因此,近十年来世界上许多制药公司和研究机构都先后投入到寻找对耐药菌有效的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新型阿奇霉素衍生物,其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

式I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15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及动力学特性,但对耐药菌的抗菌活性相对较弱,本发明通过在15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即阿奇霉素)的C-3位上引入末端为芳基的长支链结构,可以提高15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对某些耐药菌的抗菌活性。并且本发明还在11,12位进行甲基化或烯丙基化修饰,所得化合物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优于阿奇霉素和红霉素。

本发明的阿奇霉素衍生物结构通式I中的R4、R5同时为氢或同时为甲基,或R4为烯丙基R5为氢;

R为-R1或-A-R1

A为C1-5亚烷基、C2-5亚烯基、C2-5亚炔基、C3-6亚环烷基、含1~2个选自N、O和S杂原子的3~6元的亚杂环基或C6-10亚芳基;这里所述的亚烷基、亚烯基、亚炔基、亚环烷基、亚杂环基或亚芳基是指烷烃、烯烃、炔烃、环烷烃、杂环烃或芳烃等之类的化合物从形式上消除两个单价或一个双价所剩下的原子或基团,其中两个单价可以集中在一个原子上也可分别在不同的原子上消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未经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62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