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电话系统及其通话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116134.5 | 申请日: | 2006-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6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 发明(设计)人: | 严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7/00 | 分类号: | H04M7/00;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洁 |
| 地址: | 21000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电话 系统 及其 通话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网络电话系统及通话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利用市内电话来实现网络电话系统与通话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宽带网络的普及化,利用因特网来达成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已成为未来的趋势,而其中因特网协议语音/视讯传输(voice/video 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也就是网络电话,采用以语音与视讯的方式在因特网上进行通讯,更提供人类一个便利的沟通渠道。
而目前市面上已推出的所有网络电话软件中,使用者必须透过连接至网络的计算机,并在安装软件后,登入自己的账号,再输入欲通话对象的使用者账号,才能透过软件拨号给另一端的使用者。由于使用的过程复杂繁琐,对于不熟悉计算机操作的使用者来说,非常不方便。
就硬件方面而言,目前市面上已推出的网络电话(IP phone),将网络电话连接至因特网后,即可进行网络通话。但是由于使用者必须要重新购买一台网络电话,才能够使用因特网协议语音/视讯传输的功能,使得网络电话的成本提高,并且让许多使用者对于网络电话却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电话系统,透过一转换装置将室内电话机升级成网络电话,以节省网络电话的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电话的通话方法,将电话机的模拟讯号转换为网络封包,再透过因特网达成语音通话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网络电话系统,其特点是,包括:
一第一电话机,具有一电话接口,输出一模拟信号;
一转换装置,耦接该电话接口,提供一本机网络地址以及一服务器网络地址,将该模拟信号转换为一网络封包,并传送至该服务器网络地址;以及
一服务器,具有该服务器网络地址,接收该网络封包,并将该网络封包译码为一目的网络地址,连接该本机网络地址与该目的网络地址,以提供该第一电话机与位于该目的网络地址的通讯单元进行网络通话。
该模拟信号包括一按键信号,用以指示该目的网络地址,而该转换装置将该按键信号转换为该网络封包,并传送至该服务器。
该服务器传送一通话要求至该目的网络地址,以要求该通讯单元进行网络通话。
该模拟信号包括一声音信号,而该转换装置将该声音信号转换为该网络封包,以传送至该通讯单元。
该本机网络地址与该目的网络地址包括静态因特网协议地址。
该本机网络地址与该目的网络地址包括动态因特网协议地址。
该电话接口包括RJ11接口。
该转换装置透过一网络接口连接至一因特网,该网络接口包括RJ45接口。
一种网络电话的通话方法,其特点是,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一转换装置与一第一电话机,其中该转换装置中储存有一本机网络地址以及一服务器的网络地址;
该第一电话机透过一电话接口输出一模拟信号;
该转换装置将该模拟信号转换为一网络封包,并传送至该服务器;
透过该服务器将该网络封包译码出一目的网络地址;以及
建立该本机网络地址与该目的网络地址之间的联机,以提供该第一电话机与位于该目的网络地址的通讯单元进行网络通话。
该模拟信号包括一按键信号,用以指示该目的网络地址。
连接该本机网络地址与该目的网络地址的步骤包括下列步骤:
该服务器传送一通话要求至该目的网络地址,以要求该通讯单元进行网络通话;
判断该通讯单元是否接受该通话要求;
当该通讯单元接受该通话要求,建立该本机网络地址与该目的网络地址之间的联机,以提供该第一电话机与位于该目的网络地址的通讯单元进行网络通话;以及
当该通讯单元拒绝该通话要求,结束网络通话。
该模拟信号包括一声音信号,而上述建立该本机网络地址与该目的网络地址之间的联机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下列步骤:
该转换装置将该声音信号转换为该网络封包;以及
该转换装置将该网络封包传送至该通讯单元。
该本机网络地址与该目的网络地址包括静态因特网协议地址。
该本机网络地址与该目的网络地址包括动态因特网协议地址。
该电话机透过一电话接口连接至该转换装置,该电话接口包括RJ11接口。
该转换装置透过一网络接口连接至一因特网,而该网络接口包括RJ45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61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护子网的拓扑发现方法
- 下一篇:电路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