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子及转子的制造方法、封闭式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14870.7 | 申请日: | 2006-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3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风间修;及川智明;奥川贞美;堤贵弘;藤末义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F04B3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腾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制造 方法 封闭式 压缩机 以及 制冷 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永久磁铁的转子及转子的制造方法、封闭式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制冷循环的高效率封闭式压缩机使用以下的方法,即电动元件使用将永久磁铁设置在转子上的无刷直流电动机,通过具有变换器的专用控制装置,利用可调频进行运转。
通常,设置永久磁铁的转子一般是以下的结构,即在对薄板的电磁钢板进行冲压层压的转子芯上设置磁铁插入孔,使永久磁铁与转子芯进行间隙配合。
并且,由于压缩元件反复进行压缩、吸收的循环,负荷转矩在一个循环中变动。因此,由于越是低速运转惯性越弱,转动不匀(回転ムラ)产生的振动增大,由振动的极限值来决定可运转的频率。最近使用被称为转矩控制的技术,可以更低速旋转进行运转,该转矩控制是根据该负荷转矩来产生电动元件的转矩、抑制转动不匀的。
但是,在整个运转范围区域进行最适当的转矩控制是困难的,在转矩控制超过最适当的点成为过剩状态的情况下,即使将振动抑制在充分必要的程度,以间隙配合设置在转子芯的磁铁插入孔内的磁铁被向转动方向的前后励振,有时产生噪音,很难以低频率进行运转。
通过固定磁铁可以有效地防止该磁铁的振动,磁铁的固定方法有利用添加部件固定永久磁铁的提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并且,有通过将突起设置在转子芯的磁铁插入孔内,压入永久磁铁使突起塑性变形而进行固定的提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并且,有以下提案,即,在比转子芯的磁铁插入孔稍微靠外方的规定位置上形成规定形状的小孔,插入永久磁铁后,通过使位于磁铁插入孔和小孔之间的部分塑性变形,将永久磁铁按压在磁铁插入孔的内面深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在插入永久磁铁24后使薄壁部41变形来固定永久磁铁24的方法中,通过变形的薄壁部41的弹性回跳来抑制转矩控制的励振所产生的磁铁振动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82334号公报(图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219668号公报(图2)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757434号公报(图17)
如专利文献1所示,利用添加部件固定永久磁铁的方法具有以下问题,即增加了添加部件部分的成本,在组装时工时增加、成本增加。
并且,如专利文献2所示,在转子芯的磁铁插入孔中设置突起、压入永久磁铁的方法具有以下问题,即为了提高磁铁的插入性,需要在磁铁上设置大的倒角,这不仅增加了加工成本,还会减弱磁铁的磁力。
并且,如专利文献3所示,插入永久磁铁后,通过使位于磁铁插入孔和小孔之间的部分塑性变形,将永久磁铁按压在磁铁插入孔的内面的方法具有以下问题,即,通过变形的薄壁部的弹性回跳来抑制转矩控制的励振所产生的磁铁振动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形成,目的是提供降低磁铁振动产生的噪音、可更低速地运转的转子以及转子的制造方法以及封闭式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本发明的转子的特征是,具有:转子铁芯、多个磁铁插入孔、薄壁部以及永久磁铁,转子铁芯是将薄板电磁钢板进行冲压层压而成的;多个磁铁插入孔设置在该转子铁芯外周面的内侧、在周向延伸;薄壁部位于该磁铁插入孔的转子铁芯的中心侧,沿轴向形成,同时,一方的轴向端部附近的一部分以使磁铁插入孔的径向宽度变窄的方式变形;永久磁铁被插在磁铁插入孔内,被压入因变形的薄壁部而使径向宽度变窄的部分中。
本发明的转子根据上述构成,具有可防止磁铁的振动、降低噪音、以更低的速度运转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封闭式压缩机37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21的通风孔40附近的放大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2的B-B剖视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封闭式压缩机37的控制装置30的框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封闭式压缩机37的压缩转矩的脉动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21的薄壁部41的变形工序图。
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器的冷媒回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48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改进型瞬态响应的直流/直流转换器
- 下一篇:磁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