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共挤出法连续制备阶跃型塑料光纤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114751.1 | 申请日: | 2006-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0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厚;甄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29C47/06 | 分类号: | B29C47/06;B29C47/56;B29C47/20;B29C47/26;B29C47/34;G02B6/00;B29K33/04;B29K25/00;B29K69/00;B29K27/12;B29K27/18;B29K96/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柏 |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挤出 连续 制备 阶跃 塑料 光纤 方法 | ||
1.一种多层共挤出法连续制备阶跃型塑料光纤的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制备塑料光纤的芯层材料、反光层材料与柔韧层材料的高聚物母粒分别置于各自的单螺杆挤出机中;
(2).分别将步骤(1)所述的单螺杆挤出机的出料口对接到一中心圆孔与一个具有2~4个同芯环形的各层共挤圆管模具相连接的圆管,然后将具有不同物性的透明或不透明的芯层材料、反光层材料与柔韧层材料的高聚物母粒在各自的挤出机中加热熔融后,通过各自的挤出机分别经同心环形的共挤模具的各自的各层出口同步挤出,经共挤模具机头后,并经牵引机拉伸得到同心圆柱体结构的多层纤维状的阶跃型塑料光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制备多层纤维状的阶跃型塑料光纤时,进一步加装装有保护层聚合物材料的单螺杆挤出机,将该单螺杆挤出机的出料口连接到与权利要求1中的同心环形的各层共挤圆管模具相连接的圆管,经一个共挤模具同步挤出并经牵引机拉伸得到带有保护层材料的多层纤维状的阶跃型塑料光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芯层聚合物材料置于同心环形的共挤模具的中心圆孔处,反光层聚合物材料置于靠近同心环形的共挤模具的中心圆孔的第一层,柔韧层聚合物材料置于靠近同心环形的共挤模具的中心圆孔的第二层;得到芯层聚合物材料的外层为反光层聚合物材料层,反光层聚合物的外层为柔韧层聚合物材料层的多层纤维状的阶跃型塑料光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芯层聚合物材料置于同芯环形的共挤模具的中心圆孔处,反光层聚合物材料置于靠近同芯环形的共挤模具的中心圆孔的第一层,柔韧层聚合物材料置于靠近同芯环形的共挤模具的中心圆孔的第二层,保护层聚合物材料置于靠近同芯环形的共挤模具的中心圆孔的第三层;得到芯层聚合物材料的外层为反光层聚合物材料层,反光层聚合物的外层为柔韧层聚合物材料层,柔韧层聚合物的外层为保护层聚合物材料层的多层纤维状的阶跃型塑料光纤。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多层纤维状的阶跃型塑料光纤的直径从0.2mm到3mm。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芯层聚合物材料的折射率大于反光层聚合物材料的折射率,反光层聚合物材料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柔韧层聚合物材料的折射率。
7.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芯层聚合物材料选自聚甲基丙稀酸甲酯、聚甲基丙稀酸乙酯、聚甲基丙稀酸异丙酯、聚甲基丙稀酸苯酯、聚苯乙烯或聚碳酸酯。
8.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反光层聚合物材料是聚甲基丙稀酸三氟乙酯、聚甲基丙稀酸三氟丙酯、聚甲基丙稀酸五氟丙酯、甲基丙稀酸甲酯与甲基丙稀酸三氟乙酯或甲基丙稀酸甲酯与甲基丙稀酸五氟丙酯所形成的共聚物。
9.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柔韧层聚合物材料选自聚偏氟乙烯、氟塑料或四氟乙烯与六氟丙烯的共聚物。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芯层聚合物材料选自聚甲基丙稀酸甲酯、聚甲基丙稀酸乙酯、聚甲基丙稀酸异丙酯、聚甲基丙稀酸苯酯、聚苯乙烯或聚碳酸酯;
所述的反光层聚合物材料选自聚甲基丙稀酸三氟乙酯、聚甲基丙稀酸三氟丙酯、聚甲基丙稀酸五氟丙酯、甲基丙稀酸甲酯与甲基丙稀酸三氟乙酯或甲基丙稀酸甲酯与甲基丙稀酸五氟丙酯所形成的共聚物;
所述的柔韧层聚合物材料选自聚偏氟乙烯、氟塑料或四氟乙烯与六氟丙烯的共聚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475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