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脂或者脂肪酸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610114033.4 | 申请日: | 2006-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8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 发明(设计)人: | 谢鹏;鲍兴来;刘中民;吕志辉;张今令;李铭芝;姜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如皋市双马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G3/00 | 分类号: | C10G3/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兴 | 
| 地址: | 116023***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脂 或者 脂肪酸 催化 裂解 制低碳 烯烃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油脂或脂肪酸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的方法,由反应过程和分离过程组成;具体为:
在循环流化床反应流程中,预热至200-400℃的油脂或脂肪酸原料与高温水蒸汽按照水/油重量比为0-1/1,喷入反应器内与从反应器上部流下来的高温催化剂混合,加热至400-700℃进行反应;物料与催化剂接触时间为0.5-5秒;催化剂/油重量比为5-25/1;反应产物气体流动上升至顶部,进入旋风分离器与催化剂分离后在进入分离系统;催化剂从反应器上部开始下行至反应器底部,完成一次反应并失活后,用气体提升至汽提器,汽提出残留反应产物后,进入烧焦罐,于550-750℃烧焦再生,再生后的活性催化剂从反应器顶部进入,再次进行反应;
汽提罐设在反应器底部时,与反应器成为一体则催化剂直接气提至烧焦罐;
分离出液体后的气体产物经过初步压缩干燥后,在温度高于CO2的临界温度304.06K的条件下,进一步压缩,使液化气成为液体从塔底流出进入C3、C4分离净化系统,而CO2和干气以气体形式从塔顶流出;然后在低于CO2的临界温度304.06K的条件下压缩,使CO2成为液体从塔底流出;脱出CO2后的干气冷冻压缩,把C2组分与H2、CH4和CO分离开;或
分离出液体后的气体产物经过初步压缩干燥后,在温度低于CO2的临界温度304.06K的条件下,进一步压缩,使CO2和液化气成为液体从塔底流出,而干气以气体形式从塔顶流出;脱出残余CO2和酸性气体后的干气冷冻压缩后,把C2组分与H2、CH4和CO分离开;然后在高于CO2的临界温度304.06K的条件下,使CO2成为气体从塔顶流出,从塔底流出的液化气进入C3、C4分离净化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催化剂/油重量比为5-25/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原料与催化剂接触时间为0.5-3.5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反应温度为550-66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烧焦再生的温度不超过68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水蒸汽在反应器底部加入,水/油重量比为0-1/1。
7.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装置,为一种催化剂下行,反应物和产物上行的单流化床层或多流化床层反应器,其中,反应器外设壳层,内设管道,高温加热介质在其中流动,对反应物和催化剂加热,提供部分反应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高温加热介质为熔盐或/和高温气体。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反应器下部串接一个密相流化床反应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下部的密相流化床反应器利用从上面反应器流下的高温催化剂提供反应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如皋市双马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如皋市双马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403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