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α-烯烃脱蜡助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113016.9 | 申请日: | 2006-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9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三庆;吴续源;向文成;徐未;张福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10G73/04 | 分类号: | C10G73/04;C08F110/1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舒;庞立志 |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烯烃 助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油脱蜡脱蜡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润滑油脱蜡是生产润滑油的重要工序,它不仅可以降低润滑油的凝固点,提高润滑油的品质,还可以得到用途广泛的各种品质的石蜡。在润滑油溶剂脱蜡的工艺中,常常使用脱蜡助剂以提高脱蜡效率。脱蜡助剂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过滤速度,提高脱蜡油收率,还可以降低脱油蜡中的油含量,得到高品质的石蜡产品。US4192733,US4354003,US4422924,US4956492,US5098550,US4406771,GB2305185,JP2002-097477,JP94-316567等专利介绍了烷基萘、聚甲基丙烯酸酯、聚醋酸乙烯酯、乙-丙共聚物等或它们的复合物作为脱蜡助剂。
聚α-烯烃也是脱蜡助剂的一种,它与其他类型的脱蜡助剂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聚α-烯烃脱蜡助剂的原料为烯烃,除C、H外不含其他元素,也不含芳烃或稠环类化合物,因此不会对生产装置产生腐蚀作用,不会影响蜡的品质和用途。JP78-121803介绍了一种聚α-烯烃脱蜡助剂,它是由乙烯齐聚而得的C6-C22的偶数碳烯烃聚合而得,它对低含蜡量的含蜡油具有较好的脱蜡效果。JP78-121804和US4192733还介绍了这类聚α-烯烃与聚醋酸乙烯酯复合使用的脱蜡效果。
关于聚α-烯烃的制备方法,US3346498介绍了用C10~20的蜡裂解烯烃聚合得到聚α-烯烃用作润滑油增粘降凝剂。本发明人也在CN1122049中介绍了用蜡下油裂解得到的C6~16烯烃与C18~22偶数碳烯烃聚合得到聚α-烯烃作为降凝剂,但均未涉及用于润滑油基础油的脱蜡助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廉价的皂蜡裂解烯烃为原料,能有效地提高润滑油脱蜡效率的聚α-烯烃脱蜡助剂。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脱蜡助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聚α-烯烃脱蜡助剂包含以下特征:聚合物中含有C8~C18连续碳数的烷基侧链[I]和C18~C28偶数碳数的烷基侧链[II],两种烷基侧链的摩尔比为1/4~4/1,最好为1/3~3/1。聚合物的分子量为30~210万,最好为40~150万,分子量分布为4~20,最好为6~13。
本发明的聚α-烯烃脱蜡助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皂蜡裂解C10~C20α-烯烃与C20~C30乙烯齐聚α-烯烃混合,加或不加有机溶剂,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共聚,并分离聚α-烯烃脱蜡助剂。
本发明的聚α-烯烃的制备方法,可以在混合烯烃中加入有机溶剂制成溶液,然后共聚,反应完成后除去催化剂和溶剂,得到本发明的聚α-烯烃脱蜡助剂。共聚反应中也可以不加入溶剂。所说的有机溶剂为烷烃类、环烷烃类、芳烃类化合物或它们的混合物,或其他能与烯烃互溶但不会与所用催化剂发生反应的化合物。有机溶剂的用量为反应物烯烃重量的1~4倍。
在进行聚合前,皂蜡裂解烯烃最好用精制剂精制以除去影响聚合的有害杂质。精制剂可为白土、活性炭、硅藻土或无水AlCl3等。用无水AlCl3精制烯烃的方法是众所共知的,一般为将0.2~2%(重量)的无水AlCl3加入到待精制的烯烃中,在30~80℃下搅拌反应1小时,去除酸渣后用碱中和,水洗至中性,然后蒸馏得到聚合级的精制皂蜡裂解烯烃。本发明所用的C20~C30乙烯齐聚α-烯烃为市售品。
皂蜡裂解C10~C20α-烯烃和C20~C30乙烯齐聚α-烯烃的聚合反应是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作用下,在氮气或氢气气氛下进行。反应时,氮气或氢气的压力(表压)为0~300kPa,优选为0~100kPa,反应温度为80~150℃,优选为80~120℃,反应时间为1~10小时,优选为3~6小时。反应结束后,除去催化剂及其它杂质,得到纯净的聚α-烯烃脱蜡助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30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