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公路下压煤开采旱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13004.6 | 申请日: | 2006-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9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玉;耿加怀;何满潮;张怀新;黄福昌;倪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满潮 |
主分类号: | E21C41/16 | 分类号: | E21C41/16;E01C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晓彬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公路 下压 开采 旱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压煤开采时高速公路使用、修复、维修、保养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高速公路下压煤开采旱桥方法。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有严格的技术指标要求,如在平原和微丘地带,最大坡位3%;凸型竖曲半径极限最小值为11000米,一般最小值17000米;凹行竖曲线半径最小值4000米,一般最小值6000米;竖曲线最小长度100米;等等。在高速公路地下压煤开采时,会形成地表下沉盆地,其移动变形会使高速公路产生水平拉伸变形、倾斜变形和曲率变形。水平拉伸变形将使路面出现断裂,倾斜变形将使公路纵向和横向坡度变化,曲率变形将改变凹凸形竖曲线设计半径;所有这些都将影响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运力、通行量,严重时甚至会引发恶性交通事故。为避免上述不良后果,传统的高速公路下压煤开采方法是:
1)高速公路改道,避开开采区;
2)按照国家煤炭工业局制定的《建筑物下、水体下、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有关规定,留设保护煤柱;
3)按照国家煤炭工业局制定的《建筑物下、水体下、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试采。试采程序是:首先进行可行性研究,再进行方案设计,最后进行初步设计。为了控制地表沉陷量和变形量,一般在井下实施条带开采、充填开采、条带充填开采、限厚开采、覆岩离层注浆减沉技术;在地面,高速公路要预留变形缝,事先加固桥梁涵洞,并随开采进行及时修复、不断修复。然而,对于混凝土浇注路面、地基变形敏感、行车速度快、造价昂贵的高速公路而言,仍不能保证在地下开采过程中路面车辆的正常通行。
显然,上述传统方法或者使高速公路无法通车,或者使其修复成本过高,或者浪费大量的煤资源。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公路下压煤开采旱桥方法,它能够确保开采地下压煤时的正常行车和行车安全,同时极大地降低了高速公路的维修、养护、修复成本,并且扩大了压煤开采量,充分使用能源。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速公路下压煤开采旱桥方法,在开采还没有影响到高速公路稳定之前,架设旱桥1代替受影响或即将受影响的高速公路地段2通车,并在此期间开采该地段下压煤3,待开采对高速公路影响稳定后修复该段高速公路、拆除旱桥1并通车;
所述的方法,包括在采空区4老顶岩梁还没有形成沉降破坏之前,填充支护体5对采空区4进行支护;并且:
1)支护体5强度要满足老顶岩梁稳定的要求;
2)支护体5在开采走向和横向上不大于0.8倍老顶周期来压步距布置;
完成支护后即修复该段高速公路,拆除旱桥并通车;
所述旱桥1为绕道组合式可调节旱桥6,绕道架设在高速公路的准稳定或已经下沉的一侧;
所述绕道组合式旱桥6在垂直于高速公路2开采方式下,绕道架设在暂不开采部分7上,在该旱桥6的高速公路2一边开采压煤;
所述绕道组合式旱桥6在平行于高速公路2开采方式下,绕道架设在采空部分8上,由该旱桥6向高速公路2一边开采压煤;
所述绕道组合式旱桥6在斜交于高速公路2开采方式下,绕道架设在采空部分8和待开采部分9上,由该旱桥6向高速公路2一边开采压煤。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一种高速公路下压煤开采旱桥方法,在煤层开采影响高速公路前,修建大跨度旱桥,开采期间代替公路行车,待开采影响过后再将高速公路修复使用,拆除旱桥,从而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由于旱桥的使用,使得在开采期间不必经常修复公路,造成成本浪费;在地面稳定后一次性修复高速公路,也大大的节省了成本。而在安全和方便性上,旱桥既利于达到标准又较容易制造;同时,也不必留设保护煤柱,充分开采地下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一般情况下旱桥代替高速公路行驶车辆,高速公路下沉情况示意图;
图2,是一般情况下旱桥代替高速公路行驶车辆,高速公路下沉的稳定后,回填情况示意图;
图3,是一般情况下旱桥代替高速公路行驶车辆,高速公路下沉稳定后,回填修复公路,撤去旱桥情况的示意图。
图4,是垂直开采情况下,绕道组合可调节旱桥的设置方式示意图;白色地段是采空区,黑色地段是正采储煤区,浅色地段是待采储煤区。
图5,是平行开采情况下,绕道组合可调节旱桥的设置方式示意图;白色地段是采空区,黑色地段是正采储煤区,浅色地段是待采储煤区。。
图6,是斜交开采情况下,绕道组合可调节旱桥的设置方式示意图;白色地段是采空区,黑色地段是正采储煤区,灰色地段是待采储煤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满潮,未经何满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30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