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氢精制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白油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610112987.1 | 申请日: | 2006-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4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元;康小洪;龙湘云;刘学芬;韩鸿;郭庆洲;王鲁强;王亚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10G65/04 | 分类号: | C10G65/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舒;庞立志 |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氢精制 生产 润滑油 基础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烃加氢工艺,具体地说,涉及将润滑油原料通过加氢精制,生产符合相应规格的包括润滑油基础油、白油产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加氢精制工艺是石油加工企业普遍采用的重要加工技术,用以除去或转化原料中的非理想组分,生产符合相应规格的产品。润滑油原料的加氢精制,一般要求脱除原料中的含硫、氮、氧的杂环化合物,脱除或转化原料中的芳烃特别是重芳烃。经过加氢精制的润滑油原料的颜色变浅,氧化安定性得到改善,可成为满足特定要求的润滑油基础油。某些润滑油原料经过较深度的加氢精制,颜色可以接近或达到水白色,即达到赛波特色号+20以上,最高可以达到+30,成为满足特定要求的白油产品。
专利CN 1157315A公开了一种一段串联加氢精制工艺,原料经脱气、过滤处理之后,依次进入两台串联的反应器,在第一反应器中精制,在第二反应器中饱和,反应产物经分离、气提、干燥、过滤后去产品罐,其特征在于:a、原料在第一反应器中精制,反应条件为:装填RG-1保护剂和RJW-1催化剂或RG-1保护剂和RJW-2催化剂,其中RG-1保护剂装填量按体积计占10-20%,RJW-1或RJW-2催化剂按体积计占80-90%;氢分压为6.0-6.5MPa;反应温度300℃-340℃;体积空速0.5-1;氢油(蜡)体积比250-1000∶1;b、原料在第二反应器中饱和,反应条件为:装填RJW-1或RJW-2催化剂;氢分压6.0-6.5MPa,温度为240℃-280℃;体积空速0.5h-1;氢油(蜡)体积比250-1000∶1。
专利CN 1178824A公开了一种馏分油加氢生产白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环烷基原油的馏分油为原料,采用单段串联工艺和非贵金属催化剂,第一反应器操作条件:反应温度320-390℃、液时空速0.2-1.0h-1、氢/油体积比500-1500∶1、氢分压13-16MPa,第二反应器操作条件:反应温度250-300℃、液时空速0.2-1.0h-1、氢/油体积比500-1500∶1、氢分压13-16MPa。
受催化剂性能的限制,在将上述一段串联加氢精制方法用于加工润滑油原料时,得到的产品油质量仍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一段串联加氢精制方法用于生产润滑油基础油或白油质量差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生产优质润滑油基础油或白油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氢精制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白油的方法,包括在加氢精制反应条件下,将润滑油原料依次进入分别装填有催化剂I和催化剂II的两个串联的反应器与催化剂接触,其中,所述催化剂I焙烧后的组成为:氧化镍1-10重量%,氧化钼和氧化钨之和大于10至50重量%,以元素计,0.5-9重量%的选自氟、磷和硼中的一种或几种助剂组分,余量为氧化硅-氧化铝;所述催化剂II焙烧后的组成为:氧化镍1-10重量%,氧化钼和氧化钨之和大于10至50重量%,余量为氧化铝。
与现有方法相比,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加工润滑油原料得到的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例如,采用本发明方法生产一种白油产品,得到的产品的色度(赛波特号)为+30,硫含量为146μg·g-1,氮含量为102μg·g-1;而采用现有方法只能达到+10,硫含量为565μg·g-1,氮含量为234μg·g-1。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催化剂I,以氧化物计并以催化剂为基准,优选焙烧后的组成为:氧化镍1-7重量%,氧化钼和氧化钨之和大于15至45重量%,以元素计,0.5-7重量%的选自氟、磷和硼中的一种及其混合的助剂组分,余量为氧化硅-氧化铝;进一步优选其中的氧化钨和氧化钼的摩尔比大于2.6至30,更为优选其中氧化钨和氧化钼的摩尔比大于3.1至25。所述焙烧后的组成,是指在大气气氛下催化剂于550℃焙烧4小时后的样品组成。
以所述载体为基准,优选的氧化硅-氧化铝中的氧化硅的含量为2-45重量%,氧化铝的含量为55-98重量%;进一步优选氧化硅的含量为5-40重量%,氧化铝的含量为60-95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29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抗致突变活性、产胞外多糖的短乳杆菌及其用途
- 下一篇:并联型断路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