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站实现上行同步调整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610112483.X | 申请日: | 2006-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2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 发明(设计)人: | 邹素玲;徐国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7/26 | 分类号: | H04B7/26;H04J3/06;H04Q7/30;H04J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岩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站 实现 上行 同步 调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站实现上行同步调整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TD-SCDMA)是一个同步的系统,为了保证系统上行同步接收效果,要求使用上行同步策略使来自不同距离的不同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上行数据信号能同步到达基站(Base Station,BS)。由于移动通信系统工作在具有严重干扰、多径传播和多普勒频移的实际环境中,几乎无法实现完全同步,一般采用的方法是让每个UE的上行数据信号的主径同步到达。基站为了保证接收的信号最强,设置不同的信号主径目标值。所谓信号主径目标值是指信号多径中所含能量最大或者较大的路径。
根据第三代合作项目(3GPP)TS25.225(R5版本)5.1.14章节中的规定,UE必须测量上行数据信号发送提前时间(TA),UE将计算得到的TA上报给网络侧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再由无线网络控制器将TA上报给定位服务器(Localization Service,LCS)用来定位UE的位置。TA的计算公式为TA=TRX-TTX,其中,TRX是UE根据某个特定下行时隙的接收起始点时间和标准帧结构计算得到的UE本时隙应该发送上行数据信号的时间点;TTX是指UE在同样的上行时隙目前发送上行数据信号的时间点。
以下均以UE业务建立在上行时隙3和下行时隙4为例进行说明,其他时隙情况如此类推。
现有技术方案一:
参见图1所示,基站将上行数据信号的目标主径位置调整在基站接收窗的开始位置即时刻t1处接收。令路径时延为Td,时隙的长度为Ts。由于在上行同步建立之前UE已经和基站建立起了下行同步,所以基站在下行时隙4起始时刻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经过路径时延Td在UE下行时隙4起始时刻t2到达UE。UE根据时刻t2和标准帧结构计算得到本时隙应该发送上行数据信号的时间点TRX,TRX与UE目前发送上行信号的时间点TTX之差即为TA的值。UE将计算得到的TA的值上报给网络侧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再由无线网络控制器将TA的值上报给定位服务器来定位UE的位置。而此时根据图1可得:TA+Ts=Td+Ts+Td,UE可以得到公式:
TA=2Td...................................................[1]
网络侧的定位服务器根据该公式及上述已经由UE计算出的TA的值,计算出路径时延Td,从而根据Td对UE进行定位。
在UE上行数据信号的第一径和主径重合的情况下,为了使UE上行时隙3的上行数据信号主径经过Td在基站接收窗开始位置处即时刻t1到达基站,UE需要在时刻t开始发送时隙3的上行数据信号,时刻t由基站通过同步偏移(Synchronization Shift,SS)命令根据上次上行数据信号的实际主径位置与目标主径位置的距离来进行调节确定的,基站对上次上行数据信号的实际主径位置与目标主径位置进行比较,若实际主径位置在目标主径位置之前,则将时刻t向后调节一时间段,若实际主径位置在目标主径位置之后,则将时刻t向前调节一时间段,所述时间段为实际主径位置与目标主径位置的距离。
在理想信道环境下,此方案保证UE和基站完全同步,而且UE能准确的根据TA获知自身和基站之间距离。但在实际环境中由于信道的时变、多径的细微变化或者同步的误差等可能会导致UE的上行数据信号的实际主径位置落在基站接收窗开始位置之前,使UE信号主径信息丢失,严重影响解调效果。同时,在信号存在多径的情况下,信号的主径和第一径未必一致,此时和信号主径不一致的第一径势必会在接收窗开始位置之前到达,影响别的UE的信号的接收和解调。
现有技术方案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24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