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背木耳的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12464.7 | 申请日: | 2006-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9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华;张书利;陈永梅;王洪金;宗飞;方海红;王岩;李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通州区林业局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A01G9/14;A01G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兴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蕴;王福庄 |
地址: | 1011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耳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的培养方法,更具体涉及一种黄背木耳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黄背木耳属中高温型菌类,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初生子实体呈杯状,逐渐长大成耳状,许多耳片连在一起呈菊花状;直径一般为10厘米-20厘米,干燥后强烈收缩成角质,硬而脆;子实体的背面凸起,有短绒毛,表面光滑或有脉络状皱纹;颜色因品种和种植方法而不同,呈深褐色、褐色、浅褐色、微黄色等。
常规的黄背木耳栽培技术是:以事先接好种、灭好杂菌的黄背木耳菌棒为原料,采用露天遮阴培育模式进行生产。
但是,大棚栽种木耳需要的场地大,需要框架、棚壁、遮蔽物、照明系统、喷水系统、通风系统、增氧系统等,框架和棚壁一般采用钢筋水泥结构或砖瓦结构,结构复杂,成本高。
木耳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人工增氧装置释放的氧气容易外溢,不能均匀扩散,在离人工增氧装置近的位置由于氧气量过于充分,木耳的生长迅速,而在离人工增氧装置近的位置由于氧气少,往往不能满足木耳生长的需要,这样就造成木耳生长状况不一致,在采摘时有些已长成过熟耳有些却没有成熟,影响产量和品质,而且氧气分布不均匀常会造成缺氧位置的木耳腐坏霉烂,严重影响成耳的品质。
虽然有通风系统,但是通风系统的通风效果往往不理想,造成木耳腐坏霉烂,严重影响成耳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为解决上述大棚栽种木耳需要的场地大、成本高、产品质量差等问题,提供一种简单易行、投入小、产出高、产品品质优良、林地资源利用率高的黄背木耳的栽培方法该方法如下:
1、搭建拱棚:在林内设小拱棚,小拱棚走向与林木行向一致,在棚内每隔20-40cm宽拉一条铁丝,方向与小拱棚走向一致,高度以菌棒高度的1/2-5/6为宜;
2、供水系统的建造:设置主管道、分流阀门、细管道(拱棚内)和控制阀门,小拱棚内安装微喷系统,采用轻雾装置;
3、菌棒入棚:将按现有技术制作好的菌棒摆放在林下拱棚内,斜靠铁丝,密度采用15-25棒/m2,间隔摆放,预留采收空间。
4、出耳管理:利用微喷设施喷水、人工通风换气、人工注水等方法调节棚内温湿度,湿度保持在85%以上,温度控制在20-28℃,光线不宜太强,光照强度在300-800勒克斯为佳,每天通风换气1-2次;
5、采收:初生的黄背木耳子实体成杯状,以后逐渐展开,当耳片充分展开,颜色由紫红色变成紫色时就可采收,采收前1天停止喷水,采收时用剪刀在洞口靠耳基处将子实体连同耳基剪下;
6、采收后管理:采收完毕后,将残留的耳基清除干净,若洞口已有霉菌,应先用浓度为75%的酒精涂抹,再用小刀挖除干净,采收后的2-3天内停止喷水,增加通风,待伤口愈合后再进行喷水。
更进一步地说,该方法如下:
1、搭建拱棚:在林下栽培食用菌,需在速丰林内设小拱棚,小拱棚走向应与林木行向一致,棚宽以管理方便为宜,一般宽2M、高1M,采用立式栽培模式,在棚内每隔30cm宽拉一条铁丝,用以支撑菌棒,方向应与小拱棚走向一致,高度以菌棒高度的2/3为宜,长度依据林下空间而定,用料为竹片、架杆、铁丝、薄膜等;
2、供水系统的建造:建造完整的管道系统,包括:主管道、分流阀门、细管道(拱棚内)和控制阀门,小拱棚内安装微喷系统,采用轻雾六件套,每1.2米安装一只;
3、菌棒入棚:将事先制作好的菌棒摆放在林下拱棚内,斜靠铁丝,密度采用20棒/m2,每亩放置1万棒,间隔摆放,预留采收空间;
4、出耳管理:利用微喷设施喷水、人工通风换气、人工注水等方法调节棚内温湿度,湿度保持在85%以上,温度控制在20-28℃,光线不宜太强,光照强度在300-800勒克斯为佳,通风与光线:黄背木耳为好气性真菌,在其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都需要充足的氧气,因此因此每天要定时通风换气1-2次。光线是形成子实体的重要因素,控制光强度,就能控制子实体形成,减少养分消耗。树叶充分萌发后,林间的郁闭度达到75%以上后,光照强度基本能适合黑背木耳的生长需要。午后3-4点,太阳高度角较小,林间光照强度过强时,可在西侧林缘支遮阳网降低光强,以保证光照强度控制在300-800勒克斯。
生长过程中杂菌的控制:阴湿的林间栽培环境不仅为黑背木耳提供了生长的最佳空间,同时也为杂菌的滋生提供了便利条件。当发现感染了霉菌的菌棒时,采用人工清理的方式,及时将染病菌棒取出,首先用小刀对杂菌处进行清理,再用浓度为75%的酒精溶液涂抹眼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通州区林业局,未经北京市通州区林业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24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掺杂金属离子的纳米二氧化钛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于保护眼睛的荧幕设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