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静电鞋底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109612.X | 申请日: | 2006-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1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 发明(设计)人: | 郭廷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廷志 |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K5/29;A43B13/04;C08L29/04;C08K3/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000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抗静电 鞋底 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底材料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指一种抗静电鞋底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护士作为一种特殊行业,护士专用鞋需要简单、舒适、外观朴素、鞋材柔软刚挺且不易变形。除了上述的物理特性之外,还必须具有防滑、抗静电、不留痕的功能。
现有护士专用鞋的鞋底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以丙烯腈含量为36%~40%的NBR为基材,添加配合剂,经硫化成型的抗静电鞋底。这种鞋底的外部不会因静电荷积累过度引起火花放电,并能避免250V以下的电器设备偶然引起的对人体的伤害,同时以丙烯腈含量为36%~40%的NBR为基材,抗静电效果比其他橡胶材料更好,能够接近抗静电鞋底所需的电阻值(5*105~1*107Ω)。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1)NBR作为热固型橡胶之一,在大批量生产时从配料到混炼、开炼、出片模压成型的制造工艺非常繁复,成品率低,蝉联受到限制,且制造规范严格,易造成大量的不合格品。
(2)这种产品的抗静电剂是采用导电炭黑,以配合NBR的物理、化学性能。在使用时,这种产品抗静电剂随着温度和时间的改变其电阻值也会发生改变。同时,制成品质只能是黑色,产品外观效果很差。
(3)这种产品制造时在平板硫化台上进行模压加硫,而这种产品随着硫化温度的提高,电阻性下降,导电性也趋向提高。以这种方法制成的鞋底材料,其抗静电功能的持久性不佳。
(4)这种产品经过测试,密度大于1.10,硬度为65±2,防滑系数为干式≥1.2、湿式≥0.45,电阻为1.0*106Ω,在与地板摩擦时会有留痕现象,造成地板被污染且有碍观瞻。
2、微孔发泡聚氨酯鞋底:这种鞋底以聚氨酯为基材,而聚氨酯由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反应制成的一种具有聚氨基甲酸酯键段重复结构单元的聚合物,具有重量轻、耐磨性能好的特点和着色效果好、颜色鲜艳亮丽的优点。但是,这种鞋底具有以下缺点:
(1)以雨滴型聚氨酯为基材制成的微孔发泡鞋底的护士专用鞋或类似防护安全鞋底,只能以如德国DESMA公司生产的全自动注射成型生产线进行PU鞋底的生产,鞋底的聚氨酯本身密度大(比重0.30~0.33),易水解和变黄,同时与鞋体的贴合处所用的处理剂和接着剂的电器性能难以选择,会产生脱胶、断底的问题。
(2)这种鞋底存在易断裂、脱胶,耐化学性差,抗静电指标不理想,弹性介于橡胶与塑胶之间但刚性不足,防滑性能也不能达到国际标准。
(3)这种鞋底的抗静电性具有一定难度,如以采用外涂静电剂的方法,但抗静电剂为水溶性,经过水洗或潮湿环境后会产生水解断裂或失去抗静电效果;如果内加抗静电剂,由于聚氨酯的极性高,抗静电剂需要与聚氨酯有一定的互溶性,才不会产生离析分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抗静电鞋底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在提高鞋底材料抗静电性的同时,能够提高鞋底材料的防滑效果且质量轻、柔软刚挺、不易变形、不留痕、不易断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抗静电鞋底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
羟基化聚丙烯 76.5~93.5份 聚烯烃弹性体 13.5~16.5份
架桥剂 4.32~5.28份 架桥助剂 1.44~1.76份
碳酸钙 9~11份 活性锌氧粉 1.8~2.2份
发泡剂 1.18~1.32份 抗静电剂 9~11份。
其中,所述的防滑鞋底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
羟基化聚丙烯 85份 聚烯烃弹性体 15份
架桥剂 4.8份 架桥助剂 1.6份
碳酸钙 10份 活性锌氧粉 2份
发泡剂 1.2份 抗静电剂 9~11份。
其中,所述防滑鞋底材料还包括染色剂2~4份。
其中,所述的聚丙烯含羟基15%,含丙稀结构单体单元85%。
其中,所述的聚烯烃弹性体含亚乙基40%,含丁烯结构单体单元60%。
其中,所述架桥剂为二(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
其中,所述的抗静电剂为所述的防静电剂为聚乙烯醇。
其中,所述架桥助剂为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
同时,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抗静电鞋底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廷志,未经郭廷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096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