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模具排气元件及模具型腔板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07988.7 | 申请日: | 2006-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3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彭运秋;徐美良;韩金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兴源过滤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4 | 分类号: | B29C45/34;B29C45/37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翟中平;蓝建中 |
地址: | 311113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模具 排气 元件 型腔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注塑模具成型时的排气元件及其模具型腔板,属注塑模具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注塑模具成型时的排气问题一直困扰着模具制造企业,至今尚无良好的解决方案,所造成的不足是:由于未能及时地将模具内的气体排出,造成成型产品存在气泡、成型面平整度不一致等缺陷。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能够有效地将注塑模具成型时所产生的气体排出的模具排气元件及模具型腔板。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在结构设计上,1、模具排气元件由蜂窝状烧结元件和支撑体构成,蜂窝状烧结元件由于具有能够有效地阻止熔融塑料流出,又可让气体透过的功能,因此构成是构成本发明的主要技术特征。2、支撑体一是主要用于支撑蜂窝状烧结元件,二是与模具型腔板结合,以便实现本发明的设计目的。
技术方案1:模具排气元件由蜂窝状烧结元件(1)和支撑件(2)构成,支撑体(2)呈套筒结构,其上端开有凹槽,蜂窝状烧结元件(1)嵌在支撑体(2)上端的凹槽内。
技术方案2: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由模具排气元件构成的模具型腔板,型腔板(3)开有透气孔(4),透气孔(4)由大小两个不同的孔径构成且呈整体结构,模具排气元件位于其大孔径内且与其呈封闭结合。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二是金属烧结体耐高温,与塑料不粘连;三是透气效果好;四是针对不同塑料流动性能,通过改变烧结体结构,可以得到不同的排气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模具排气元件及模具型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模具排气元件由蜂窝状烧结元件1和支撑件2构成,支撑体2呈套筒结构,其上端开有凹槽,蜂窝状烧结元件1嵌在支撑体2上端的凹槽内,烧结元件牢固地附着在支承体上,目的以保证能承受巨大的注射成型压力。排气元件一般安装在模具型腔板上,只要开一紧配安装沉孔及透气通孔即可。蜂窝状烧结元件1由金属粉末烧结成型,由于烧结元件存在大量微小间隙,既可以阻止熔融塑料流出,又可以让气体透过。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由模具排气元件构成的模具型腔板,型腔板3开有透气孔4,透气孔4由大小两个不同的孔径构成且呈整体结构,模具排气元件1和2位于其大孔径内且与其呈封闭结合。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发明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说明,只是对本发明的简单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发明实质精神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兴源过滤机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兴源过滤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079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打印头
- 下一篇:用于确定和/或监视体积和/或质量流量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