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互联网及人工翻译的即时传译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107929.X | 申请日: | 2006-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0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 发明(设计)人: | 谢继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继波 |
| 主分类号: | H04M7/00 | 分类号: | H04M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4300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互联网 人工 翻译 即时 传译 方法 | ||
1.一种即时翻译的方法,特别是基于互联网、利用人工翻译在不同语言之间实现即时翻译的方法,其特征是:有传入/输出系统、互联网、业务中心三个环节;所述信息传入/输出系统包括基于公共电话网(PSTN)、移动电话网(GSM、CDMA、3G、SMS等)的移动(固定)电话、可连上互联网(INTERNET)的电脑等可向互联网传送或接收信息的设备,其传入/输出的信息既可以是语音,也可以是文字或图象;进行文本翻译时传入/输出系统可以配备用户界面以方便客户进行文本交流;
所述业务中心由专业翻译人员、运作管理系统构成,其中运作管理系统包含有管理软件、翻译软件、数据库软件、安全系统、计费系统等,其功能是:1、翻译信息的采集及初处理,所述初处理是指将需翻译的内容通过翻译软件翻译成便于专业翻译人员进行语法、语境处理的毛文;2、专业翻译人员的管理,包括专业翻译人员的资料的储存及管理、专业翻译人员的权限设置、专业翻译人员的工作质量控制;3、工作任务的分配;4、客户管理,包括客户的资料的储存及安全管理、客户权限设置;5、工作量计算及计费;6、工作信息的采集、传送及储存;所述互联网则是连接客户及翻译中心的桥梁;
所述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即时传译方法,其基本工作模式如下:客户把需要翻译的信息由传入/输出系统传上互联网,互联网传入业务中心,经业务中心处理过的信息再经由互联网及传入/输出系统传给客户指定的接收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即时传译方法,其特征是包含信息传入/输出系统、互联网、业务中心三个环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即时传译方法,其特征是传入/输出系统是指基于公共通信网络(PSTN)或移动通讯网络(GSM、CDMA、3G、SMS等)的移动、固定电话或已上网的的电脑等可向互联网传入信息、或能从互联网上接收信息的设备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即时传译方法,其特征是进行文本翻译时传入/输出系统配备有便于用户发送文本信息相关用户界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即时传译方法,其特征是本方法设有业务中心,业务中心由专业翻译人员、运作管理系统组成;其中运作管理系统由管理软件、翻译软件、数据库软件、安全系统、计费系统等组成,其功能主要是:1、翻译信息的采集及初处理,所述初处理是指将需翻译的内容通过翻译软件翻译成便于专业翻译人员进行语法、语境处理的毛文;2、专业翻译人员的管理,包括专业翻译人员的资料的储存及管理、专业翻译人员的权限设置、专业翻译人员的工作质量控制;3、工作任务的分配;4、客户管理,包括客户的资料的储存及安全管理、客户权限设置;5、工作量计算及计费;6、工作信息的采集、传送及储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即时传译方法,其特征是业务中心的专业翻译人员采用集中在一起工作和/或通过互联网及运作管理系统进行远程办公相结合的组织形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即时传译方法,其特征是业务中心采用专业翻译人员为主,为提高工作效率可运用翻译软件进行翻译信息的初处理的工作方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即时传译方法,其特征是本方案的基本工作流程如下:
(1)客户将需要翻译的信息通过信息传入/输出系统传上互联网;
(2).互联网将上述信息传入业务中心;
(3).业务中心的管理系统将待处理的信息分配给相应的专业翻译人员;
(4).经专业翻译人员处理后的信息通过互联网及信息传入/输出系统传给客户指定的接受方;
(5).单次通信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继波,未经谢继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0792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胺钙通道阻断剂
- 下一篇:下压用机械式张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