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4-(1,1-二甲基乙基)-亚苄基-4′-甲氧基乙酰苯的微波辐射催化合成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10104717.6 申请日: 2006-10-10
公开(公告)号: CN101161622A 公开(公告)日: 2008-04-16
发明(设计)人: 杨俊伟;薛希武;王黎;安浩;朱永瑞;李侠 申请(专利权)人: 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
主分类号: C07C49/84 分类号: C07C49/84;C07C45/74
代理公司: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吕宏
地址: 710054陕***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甲基 乙基 苄基 甲氧基 乙酰 微波 辐射 催化 合成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4-(1,1-二甲基乙基)-亚苄基-4′-甲氧基乙酰苯的微波辐射催化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4-(1,1-二甲基乙基)-亚苄基-4′-甲氧基乙酰苯是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有机合成中间体,属查耳酮类化合物,常常用来合成紫外线吸收剂、染料、药物和液晶材料等。常用的合成方法有:

一、有机锡试剂和取代的肉桂酰氯在有机镍催化下交叉偶联合成反应。此类反应参考《黑龙江商学院学报》1994年吴春,刘宝殿发表的论文“有机锡试剂在查耳酮合成中的应用”。该文献介绍的查耳酮合成方法以取代的肉桂酰氯和有机锡试剂(如:三丁基芳基锡)在二(三苯基磷)二氯化镍催化下进行交叉偶联合成,取代基不同,反应时间在12~21h,收率53~92%。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反应需要的原材料不易得到,毒性较强,反应条件苛刻,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同时,反应所用的催化剂需消耗贵重金属,不经济;另外,不同取代的查耳酮收率差别较大,反应速度慢,合成周期较长。

二、苯甲醛和苯乙酮在碱作用下发生醇醛缩合反应。此类反应参考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樊能廷编著的《有机合成事典》;韩广甸、赵树伟、李树文等编译,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1977年的《有机制备化学手册》。该文献介绍的查耳酮合成方法以苯甲醛和苯乙酮为原料,乙醇为溶剂,在催化剂氢氧化钠的作用下,经过3h的反应,然后在冰箱中放置过夜,析出的黄色沉淀过滤,洗涤到中性,重结晶后得到查耳酮,收率约84%。该方法所用原料易得。但反应所用的强碱性催化剂氢氧化钠不但易形成副反应降低了反应收率,而且不能重复使用,会造成浪费和环境问题;另外反应时间也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合成收率明显提高、反应速度加快、催化剂可反复使用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新的4-(1,1-二甲基乙基)-亚苄基-4′-甲氧基乙酰苯的微波辐射催化合成方法。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在于:

在以Al2O3固载KF为催化剂的存在下,经微波辐射,使对叔丁基苯甲醛和甲氧基苯乙酮进行缩合而成为4-(1,1-二甲基乙基)-亚苄基-4′-甲氧基乙酰苯,其反应式为: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解决方案在于:

所说微波辐射的功率为160-800W,辐射时间为20-180S。

在反应时,基于如式II醛的摩尔数,如式III酮的摩尔数为75%-130%。

所用催化剂的量为参加反应醛摩尔数的0.1-10倍。

微波辐射的优选功率为320-560W,辐射时间为60-100S。

所用催化剂的优选量为参加反应醛摩尔数的4-5.5倍。

将微波辐射催化法运用到4-(1,1-二甲基乙基)-亚苄基-4′-甲氧基乙酰苯的合成中相对于传统的工艺路线有以下优点:

1、反应速度快、反应周期短。微波辐射催化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由于其“内加热”的特点,反应时无温度梯度,大大的加快了反应速度,缩短了反应周期。据报道,微波辐射催化最高可使反应速度提高103。用微波辐射催化法合成4-(1,1-二甲基乙基)-亚苄基-4′-甲氧基乙酰苯,将传统的合成时间由3~21h缩短到60~100s内完成。

2、反应选择性好、副产物少、收率高。用微波辐射催化法合成4-(1,1-二甲基乙基)-亚苄基-4′-甲氧基乙酰苯,将传统工艺下的收率53~92%,在提高了反应速度的前提下提高到了95%以上。说明该反应方式的反应选择性好,减少了副反应,降低了副产物的生成。

3、运用新型催化剂。该催化剂活性高,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少副产物的形成,提高反应收率;同时,催化剂使用安全、无污染、可回收并可重复利用。

4、成本低。用微波辐射催化法合成4-(1,1-二甲基乙基)-亚苄基-4′-甲氧基乙酰苯的新工艺,使用的原材料价廉易得,催化剂活性高,能有效降低成本。

5、后处理方便、易分离提纯、产品纯度高。

6、对环境友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未经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047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