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调温材料及制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99094.8 | 申请日: | 2006-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8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 发明(设计)人: | 华子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子昂 |
| 主分类号: | C09K5/00 | 分类号: | C09K5/00;C04B1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魏忠晖 |
| 地址: | 100036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调温 材料 制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效调温材料及制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舒适度要求也愈来愈高。但现代建筑要求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为轻质材料,而普通轻质材料热容较小,导致室内温度波动较大。这不仅造成室内热环境不舒适,而且还增加空调负荷,导致相应的建筑能耗随之增高,造成能源消耗过快,环境污染加剧。
温度的波动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首先,室温太低会不利于健康。当室内温度低于16℃时,室内的可居住性会比较差,并且会有损健康。在这个室温下,坐着的人有80%会感到寒冷,不能坚持久坐。而活动着的人,也有20%以上会感到寒冷。当老年人、儿童或者患有感冒、肺炎等疾病的患者,他们在较低的室温环境中容易发生低温症,即体温低于35℃。轻度的低温症患者大多表现为动作缓慢、精神迟钝。其次,室温太高也会容易引发疾病。一般情况下,室内的温度越高,空气就会越干燥,相对湿度就会越低。在冬季,适宜的室内相对湿度是30%-60%,而在供暖时,大多数家庭的相对湿度仅在15%左右。这种相对湿度较低的干燥环境,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相当危害的。
所以,开发能够有效调节墙体温度的材料,大有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调温材料。该种高效调温材料能提高建筑物舒适度、降低能耗并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种高效调温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高效调温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胶囊85~95%,生物触媒5~15%;所述的胶囊中含有相变材料和孔径为750nm且孔容量为0.5ml/g~1.5ml/g的宏孔材料。
该调温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在焙烧炉内800℃-1200℃加入宏孔材料焙烧2小时,然后将氧化后的宏孔材料加入40℃-60℃的反应釜1小时;加入相变材料,比例为200ml相变材料:1g宏孔材料,搅拌1小时;加入膜材料制成胶囊;最后胶囊与生物触媒混合均匀即得。
所述的生物触媒,详见中国发明专利ZL 200410021094.7,大连博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售。该生物触媒,采用下述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成独立包装的双组分试剂:试剂A:金属离子0.5~1、2D树脂7~9、二氧化钛66.3~71.7、氧化锌1.3~13.3、试剂B:L-丝氨酸0.2~0.5、光氨酸0.2~0.5、乙酰胆碱0.5~0.7、日柏醇12~16。该生物触媒能够快速、准确的对致病微生物进行识别,并仅对致病微生物具有杀抑作用。它对人体无刺激,无副作用,不会减低人体免疫能力。该生物触媒还具有物理及化学稳定性好,耐洗性好,长期保持抗菌性,不影响纺织布料的原有特性或指标。它对各种致病细菌和病毒的识别率为96%以上,对所识别出的致病细菌和病毒的灭菌率为99%以上,经处理后的织物经100次以上洗涤、高温高压及紫外线照射后,抗菌效果基本不变。
所述的宏孔材料:是指孔径750nm且孔容量0.5ml/g~1.5ml/g的材料。其品种主要是:硅藻土、粉煤灰、海泡石、烧矾石、硅线石等。
所述的相变材料主要指石蜡(CnH2n+2的直链烷烃,n=12~36)、脂肪酸(正辛酸、月桂酸、硬脂酸、软脂酸、十四烷酸、癸酸)、多元醇(新戊二醇、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丙醇)。
所述的膜材料为明胶、阿拉伯树胶或聚苯甲酸醋酸乙烯酯的水溶液。应用复合凝聚法制备胶囊。
该高效调温材料主要应用于混凝土中,加入量为混凝土总重量的20wt%。
高效调温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1、所调节温度范围正好是室内设计温度(即满足人体细胞正常代谢的温度);
2、具有足够大的相变潜能,在反应过程中能储存及释放出较多的热量;
3、相变时膨胀或收缩性小;
4、相变可逆性好;
5、热导率大、密度大、比热容大;
6、无毒性、无腐蚀性;
7、同比国外进口材料,价格具有优势;
8、施工使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只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被视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子昂,未经华子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990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