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折射扩散的光学组件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98762.5 | 申请日: | 2006-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5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 发明(设计)人: | 杨允斌;廖启文;曾杞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1/11 | 分类号: | G02B1/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春发 |
| 地址: | 台湾省桃园县芦***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折射 扩散 光学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光学组件,特别是关于一种光折射扩散的光学组件。
背景技术
习知的光扩散组件是于透明基板的上表面形成一具粗糙度的表面结构,使光线通过时造成散射现象,进而达到光线扩散的功能。另一习知光扩散组件是于一透明基板的上表面设置一扩散层,该扩散层包括数个扩散粒子及粘着物质,该扩散粒子可埋入粘着物或凸出于粘着物质,因此无论扩散粒子凸出或埋入粘着物与否,均会造成其扩散层形成具一粗糙度的表面,光线经由该扩散层向外射出时,即可造成光线扩散的功能。其中该扩散粒子为透明的自然成型的球状物,依据透镜原理可于焦点后,亦可将光线予以扩散。由上的习知技艺可知,扩散组件其原理主要在于形成细致的表面粗糙度或透镜原理,用以提供均匀光线的扩散功能。而在光学塑料,如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等材料,其光学折射率约在1.45~1.62左右,以高折射率微粒状填料业已应用于充填上述的光学塑料,使其分散于光学塑料中,使其折射率增高,使得以制造在特定波长下具有零反射的抗反射对象。在先前技艺中,于光学塑料填充高折率微粒的运用,如美国专利案US6,497,957号,发明名称为“ANTIREFLECT1ON ARTICLE OF MANUFACTURE”所揭示的将奈米微颗粒加入光学塑料使其改善其抗反射的对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光折射扩散的光学组件,藉由扩散层中的具备有任意外型的微粒子,以增加光线通过的折射变化,使光线通过时能扩散更加均匀。
本发明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复数的扩散层,可使其辉度提升,进而能达到使用复数个扩散层,以能达到辉度增益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的光折射扩散的光学组件,包含一可透光的基板、一或复数层相对折射扩散层及一抗静电密着层,该基板的一面用以设置该相对折射率扩散层,并于该基板的另一面设置一抗静电密着层,该相对折射扩散层可由一种以上折射率相异的物质所构成,所形成的相对折射扩散层具有一范围的折射系数,而该相对折射扩散层可为一层或多层,该多层的相对折射扩散层彼此的相对折射系数可成一比例,因此,光线通过折射系数不同的材料时,其光线折射角度会随材料折射系数的不同而产生折射,藉由此折射现象使通过的光线具有扩散效果,并使其至少具有光线折射角度的管理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光折射扩散的光学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光折射扩散的光学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号说明】
11 基板
12 相对折射扩散层
13 抗静电层
12a 微粒子
12b 光学材料
14 相对折射扩散层
14a 微粒子
14b 光学材料
15 相对折射扩散层
15a 微粒子
15b 光学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确被了解,下文将本发明以较佳的实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光折射扩散的光学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该光折射扩散的光学组件1包含一可透光的基板11、一或复数相对折射扩散层12以及一抗静电密着层13,该基板11的一面用以设置该相对折射率扩散层12,而该基板11的另一面则设置该抗静电密着层13。该相对折射扩散层12包括至少一种以上折射率相异的微粒子12a及光学材料12b混合而成,该微粒子12a可为任意形状的结构,且该微粒子12a的平均直径为200μm~20nm。较佳地,该微粒子12a均匀分布于该相对扩散层12内,使所形成的相对折射扩散层12至少具有0.2~4.5范围的相对折射系数。其中该基板11可为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环氧树脂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光学塑料,较佳地,该基板11表面亦可做粗度处理,使其表面产生一定的粗糙度,以增加其扩散效果。而该微粒子12a包括有可透光的有机的合成树脂,或其它材料如金属、空气、化合物等。该光学材料12b包括有透光的有机的合成树脂,如热塑性光学塑料或UV硬化的光固化式塑料。
该光学材料12b与该微粒子12a间的总相对折射系数,以下列方程式得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宣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987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