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计算机操作系统尚未执行前的计算机元件侦错方法及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98579.5 | 申请日: | 2006-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5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彭启峰;王显三;黄伟明;曹宏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22 | 分类号: | G06F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金国;梁挥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 操作系统 尚未 执行 元件 方法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计算机元件侦错模块及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计算机操作系统尚未执行前的计算机元件侦错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在计算机组装完成时,若在无软件操作系统的状况下,根本无法检测系统可能的状况和问题。现有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outputsystem,BIOS)则只具有检测元件是否存在的基本检测程序。当BIOS的基本检测程序执行完成后,软件操作系统才能开始加载并执行。
然而,有时BIOS基本检测程序完成检测工作后,软件操作系统(例如窗口操作系统)却无法加载,此时工程人员侦错(检测哪个元件故障)的方式,除了靠低阶的仪器来侦错外,便是以错误尝试法来达成,而此方式还需要有多余的计算机零件,才能通过尝试错误法来除错检测。如果没有多余的计算机零件,上述方式也无法施行,再者,使用者也常因此误认计算机损坏直接找上系统制造商,如此不仅造成系统制造商的困扰,也造成系统制造商的信誉受损。
有鉴于上述状况的发生,需要一种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尚未执行前的计算机元件侦错方法,以克服类似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操作系统尚未执行前的计算机元件侦错方法及模块,用以在无操作系统的状况下,检测计算机系统的状况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降低主机板、准系统及笔记本计算机返厂的维修比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元件侦错的方法,其特点在于,适用于一计算机操作系统尚未执行前,该计算机元件侦错的方法,至少包含以下步骤:呼叫一BIOS程序;执行一元件基本检测程序;以及执行一特定步骤后,再执行一元件功能测试。
上述计算机元件侦错的方法,其特点在于,该元件功能测试包含一中央处理器MSR/MTRR测试的步骤。
上述计算机元件侦错的方法,其特点在于,该元件功能测试包含一硬盘S.M.A.R.T.测试的步骤。
上述计算机元件侦错的方法,其特点在于,该元件功能测试包含一启动路径测试的步骤。
上述计算机元件侦错的方法,其特点在于,该启动路径测试的步骤包含一网络开机元件的启动测试的步骤。
上述计算机元件侦错的方法,其特点在于,该元件功能测试包含一扫描PCI装置的步骤。
上述计算机元件侦错的方法,其特点在于,该特定步骤为显示器初始化的步骤。
上述计算机元件侦错的方法,其特点在于,该元件功能测试包含一检测计算机系统组态的步骤。
上述计算机元件侦错的方法,其特点在于,还包含确认一随机存取内存至少具有512K的可用空间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开机的元件侦错模块,其特点在于,适用于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尚未执行前执行元件侦错方法,该元件侦错模块至少包含:一随机存取内存;一BIOS模块;一中央处理器,呼叫该BIOS模块到该随机存取内存中执行;以及一元件功能测试模块,用以执行一元件功能测试。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可协助使用者或经销商于无操作系统的状况下,检测计算机系统的状况及可能问题,同时降低主机板、准系统及笔记本计算机返厂的维修比例。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计算机元件侦错方法的流程图;
图2至4分别为本发明的元件功能测试模块于主机板上的三种不同的实施例;
图5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元件功能测试模块;以及
图6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元件功能测试的流程图。
100:主机板 112:检测模块
102:中央处理器 114:硬盘侦错模块
104:动态随机存取内存 116:路径模块
106:BIOS元件基本检测模块 118:扫描模块
107:PCI适配卡 120:中央处理器侦错模块
108:选项存储器(option rom)201至205:测试步骤
108a:BIOS选项存储器 206、208、210、212:测试步骤
108b:PCI选项存储器
110:元件功能测试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985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移动终端的短消息存储和处理方法
- 下一篇:双网布浆脱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