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缆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97192.8 | 申请日: | 200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4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冯振国;李锡福;陈冠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6 | 分类号: | H01B11/06;H01B7/17;H01B13/00;H01B13/14;H01B1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防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的线缆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是指一种在金属遮蔽层表面外有磁性材料层(Magnetic Material)的线缆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防电磁干扰线缆揭示了在线缆外表面设置有铁氧体磁心(FerriteCore)技术方案,该铁氧磁铁芯设置在靠近线缆连接器一端,用来防止外部电磁场干扰中心导体的信号,也可防止中心导体向外辐射电磁场。然而将铁氧体磁心安装至线缆会比较麻烦,且在一些应用场合会受到空间的限制,同时增加了线缆的重量及成本,由于铁氧体磁心突出于线缆的外表面,故其也容易受损。
日本特许公开第JP-A-06-203652揭示了一种线缆结构,请参考该专利的图3(本段标号是使用该专利中的标号作为参考),该线缆1包括用于传输信号的导体2、形成于导体2外的第一绝缘层3、形成于第一绝缘层3外表面的金属遮蔽层4、形成于金属遮蔽层4外围的第二绝缘层5。导体2为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铜导体,金属遮蔽层14由金属线编织而成,第一绝缘层3及第二绝缘层5是由合成树脂制成。该公开专利所揭示的线缆1克服了某些场合空间上的限制,也使其本身重量变轻,成本降低。然而,由于金属遮蔽层14为金属线编织而成,其编织紧密程度会不同,故在编织层上会产生缝隙,这些大大小小的缝隙会减小抑制不必要辐射或耦合的有效性,从而影响了线缆防EMI的效果。
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线缆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具有良好防EMI效果的线缆。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线缆包括若干导体、包覆于导体外的第一绝缘层、包覆于第一绝缘层外表面的金属遮蔽层及成型于线缆最外层的第二绝缘层;所述线缆金属遮蔽层外表面设有一磁性材料层。
本发明一种线缆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提供若干导体;第一步:在若干导体外压出成型一绝缘层;第二步:在绝缘层外包覆一金属遮蔽层;第三步:将磁性材料喷镀在金属遮蔽层外;第四步:在磁性材料层外表面压出成型一绝缘层。
本发明另一种线缆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提供若干导体;第二步:在若干导体外压出成型一绝缘层;第三步:在绝缘层外形成一金属编织层;第四步:在金属编织层外压出成型一含有磁性材料的绝缘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线缆的优点在于:无需在线缆外表面设置铁氧体磁芯,从而减小线缆本身重量及成本,由于在线缆编织层外表面设有磁性材料,使线缆制程相对简单,且具有良好的防EMI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线缆的立体示意视图。
图2是本发明线缆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发明线缆1由内至外依次为若干导体10、包覆于导体10外的第一绝缘层20、包覆于第一绝缘层20外的金属遮蔽层30、喷镀在金属遮蔽层30外的磁性材料层40及包覆于磁性材料层40外的第二绝缘层50。
若干导体10成环形排列于线缆1内部,导体10可为铜、银、镀铜钢及镀银钢等材料中的一种,这些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高度的机械耐久性和极好的耐蚀性,故被广泛的用作电气导体。
第一绝缘层20可通过压出成型的方式包覆于导体10外,将导体10与金属遮蔽层30相间隔,该第一绝缘层20主要目的是防止导体10外露而造成短路,第一绝缘层20材料可为铁弗龙(Teflon)或PE(Polyethylene)等材料。
本实施方式中金属遮蔽层30是用铜线或镀锡铜线通过编织机编织形成的并包覆于第一绝缘层20外表面的金属编织层30。另,该金属遮蔽层30也可以是一金属箔或金属带。本实施方式中,该金属编织层30用来防止外部电磁场干扰导体10的信号传输,也可防止导体10向外辐射电磁场。金属编织层30的屏蔽效果与其编织紧密程度相关,金属编织层30编织越紧密则屏蔽效果越好,金属编织层30表面的缝隙会影响金属编织层30的屏蔽效果。
磁性材料喷镀于金属编织层30外表面,形成一磁性材料层40,磁性材料可为铁氧体材料。由于磁性材料层40覆盖于金属编织层30外表面,磁性材料可将金属编织层30表面的缝隙填充,且磁性材料具有高磁导率和良好的频率特性,该磁性材料层40的存在使线缆1具有更好的防EMI效果。
第二绝缘层50压出成型于磁性材料层40外表面,该第二绝缘层50采用PVC材料,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可挠性及抗机械破坏性,故磁性材料层40受到很好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971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芝麻在制备预防动脉硬化的功能性食品和药品中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模壳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