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动轴承式高速电机驱动的空气循环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95253.7 | 申请日: | 2006-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6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 发明(设计)人: | 何君;伍怀秋;何应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君;伍怀秋;何应明 |
| 主分类号: | F25B9/00 | 分类号: | F25B9/00;H02K5/16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3北京市海淀区学***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动 轴承 高速 电机 驱动 空气 循环 | ||
1.一种浮动轴承式高速电机(7)驱动的空气循环机(ACM,Air Cycle Machine),由图1中的压气机(16)、涡轮机(13)分置于高速电机(7)两端,三者同轴组成。高速电机(7)采用全浮动式油润滑轴承,电机(7)的冷却由涡轮机(13)输出的一部份冷气分两路对机体强制换热,功率达15kw/6万r/min。其工作原理是:图2中,采用变频器控制的高速电机(7)旋转时,压气机(16)输出具有一定能量的压缩空气通过中冷器(17)到涡轮机(13)绝热等熵膨胀,一部分焓降使气体膨胀加速,输出制冷量;另一部分焓降则在哥氏力作用下直接无损失地转变为机械功输出,与高速电机(7)共同驱动压气机(16)旋转,从而在同样的压气能量输出下可使高速电机(7)的输出功率显著减小,周而复始。涡轮机(13)采用双边切线进气,提高了制冷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轴承式高速电机(7)驱动的空气循环机(ACM),其特征在于,图1中,高速电机(7)采用全浮动式油润滑轴承,轴径与固定的轴承座(4)之间有一浮动轴承(5),其内间隙为0.03-0.05mm,外间隙为0.04-0.08mm,长度为电机转子轴(15)轴径的0.7-0.9倍。高速电机(7)旋转过程中,浮动轴承(5)也以一定的转速转动,内外表面均有油膜产生,故可在不增加相邻表面间间隙的情况下,能大大增加流过的润滑量,降低轴承温升;同时,也相应地减小了与轴径和轴承座(4)之间的相对速度,从而减小浮动轴承(5)的摩擦损失功率。另一方面,由于浮动轴承(5)中总的间隙较大,当转子动平衡有所破坏时,其旋转中心与几何中心不重合,浮动轴承(5)可自动调整,即它本身相当于一个弹性支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轴承式高速电机(7)驱动的空气循环机(ACM),其特征在于,止推轴承(9)设计在叶轮直径较小的涡轮机(13)一端,以改善因布置止推轴承(9)后而使悬臂轴的悬伸量增大所引起的刚性变差和高速旋转振动问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轴承式高速电机(7)驱动的空气循环机(ACM),其特征在于,左右浮动轴承(5)润滑油的密封,采取在浮动轴承(5)的两侧各分别安置两道活塞环(3)和两道活塞环(6)的密封方式。浮动轴承(5)的外侧为整体式密封套(2),其上安置有两道活塞环(3),中间腔为一卸压排油口;内侧安置有两道紧靠的活塞环(6),可靠地保证了密封效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轴承式高速电机(7)驱动的空气循环机(ACM),其特征在于,轴承润滑的供油压力为0.3-0.5MPa,润滑油流量为0.4-0.6L/min,进口油温低于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轴承式高速电机(7)驱动的空气循环机(ACM),其特征在于,高速电机(7)的冷却由涡轮机(13)输出的深冷气体(0℃以下)的一部份分两路对机体强制换热:一路通入机体内,换热后由机壳(8)上的小孔排出;另一路经轴流风机(14)对机壳(8)上的导热翅片强制风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轴承式高速电机(7)驱动的空气循环机(ACM),其特征在于,图3中,涡轮机(13)采用双边切线进气,蜗壳(11)进气口底边相对于涡轮(12)轮缘的高度为5-10mm,压缩空气从两侧进入涡轮机(13),一部分沿涡轮(12)切线方向通过喷嘴(10)直接切向冲击涡轮(12),显著提高了涡轮(12)转速及效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轴承式高速电机(7)驱动的空气循环机(ACM),其特征在于,涡轮(12)进口直径为70-100mm;压气机(16)叶轮(1)出口直径为80-12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轴承式高速电机(7)驱动的空气循环机(ACM),其特征在于,高速电机转子轴(15)的轴径不小于2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君;伍怀秋;何应明,未经何君;伍怀秋;何应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9525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型弯管压力平衡挠性接管
- 下一篇:用于IPTV机顶盒的信息搜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