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形夹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93771.5 | 申请日: | 2006-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2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 发明(设计)人: | 郑洪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文具制造厂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2F3/04 | 分类号: | B42F3/04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洪贵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 机构 | ||
1、一种用于保持活页纸的环形夹机构,所述环形夹机构包括:
一对铰接板(12);
用于保持活页纸的多个环,每一环包括两个环部件(14A、14B),两个环部件分别安装每个铰接板(12)上、并可随着铰接板(12)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闭合位置,两个环部件形成大体上连续的闭合环,以允许由环保持的活页纸沿环从一个环部件移动至另一环部件,而在打开位置,两个环部件形成不连续的打开环,以增加或从环取出活页纸;以及
设置在所述一对铰接板(12)上的至少一个支承部件(16),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部件(16)支承所述一对铰接板(12),使得所述一对铰接板(12)的大部分表面暴露于环境,并使所述一对铰接板(12)可进行枢转运动以在闭合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环部件(14A、14B);
其特征在于,分别沿着每个铰接板(12)的内纵向边缘(22)和外纵向边缘(30)在每个铰接板上形成有多个间隔开的凹部(44,46),沿着每个铰接板(12)的内纵向边缘(22)形成的凹部(44)与沿着每个铰接板(12)的外纵向边缘(30)形成的凹部(46)在位置上相互错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铰接板(12)形成有多个凹部(44)的内纵向边缘(22)与另一个铰接板(12)形成有多个凹部(46)的外纵向边缘(30)在形状上相互互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沿着每个铰接板的内纵向边缘(22)还设置有用于抵靠另一个铰接板底面的一个或者多个凸耳(24),所述凸耳(24)从内纵向边缘向外延伸并且向下弯曲,所述凸耳(24)的延伸长度足以在所述铰接板移动过程中稳定可靠地支撑所述铰接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16)上设置有垂直于所述铰接板(12)纵向延伸的至少一条加强筋(3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38)通过冲压一体地形成在所述支承部件(16)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夹机构包括两个支承部件(16),所述两个支承部件(16)分别设置在所述铰接板(12)两端的下表面下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16)延伸到所述铰接板(12)两端之外,并在所述支承部件(16)延伸到所述铰接板(12)两端之外的部分(40)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16)的底部(32)上包括与底部(32)成一体地向下突出的多个尖形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16)的横截面为上侧敞开的倒置梯形形状,其每个侧部(34)从底部(32)分别向上向外倾斜地延伸、并随后向内弯折以形成弯折部(36)。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加强筋(38)横过所述底部(32)和所述侧部(34)形成。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形夹机构处于闭合位置时,所述一对铰接板(12)上表面之间的夹角小于180°,而在所述环形夹机构处于打开位置时,所述一对铰接板(12)上表面之间的夹角大于1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文具制造厂有限公司,未经国际文具制造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9377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较高密度的沉淀硬化型不锈钢
- 下一篇:切向喂入轴流脱粒分离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