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纫机给进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610092643.9 | 申请日: | 2006-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6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 发明(设计)人: | 廖金旺;林春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名匠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5B27/22 | 分类号: | D05B27/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给进机构,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控制向前推进双拼布料予以车缝的直筒式缝纫机给进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纺织工业技术的成熟及材料科技的发展,而发展多种材质特性与传统布料相异的布料,另外,随着经济水平提高,使得外表穿着合宜逐渐受到重视,造成人们崇尚流行与时尚,因此,配合服装设计师多样复杂的设计,缝纫方法也因此必须进步。
早期单一移动齿的缝纫机,其移动齿的功能,是仅提供将布料带入车缝位置而予以车缝,若要改变车缝线的间距(俗称粗细针),由于缝纫机的动力源(马达)转速不变,故织针下针的次数不改变的话,则只须改变移动齿的行程距离,即可将移动齿所带进布的量增加或减少而达成粗细针的目的。但,面对当今发明的新布料(如具有高弹性的布料)以及服饰的不同设计(如车缝后自然形成有皱折的),上述单一移动齿的缝纫机显然不足以应付。因此,目前大多采用具有前、后两个移动齿的缝纫机来应对,其中,后移动齿的功能相当于上述的单一移动齿的功能,若可改变其移动行程,则可控制车缝布的粗细针,而前移动齿的功能则需根据后移动齿的移动行程来调整,使后端较慢进入车缝位置的布料,因前移动齿的带入布量与后移动齿的带入布量相同或较多或较少(俗称差动比),而产生有车缝面平整或压布或皱折的不同状况,如此方可适应现今高弹性的布料以及多样复杂的服装设计。
但众观目前市面上的直筒式缝纫机,无一具有可分别控制调整前、后两个移动齿的移动行程距离(即粗细针与差动比)的缝纫机;如图1及图2所示,该已知直筒式缝纫机1’的主要给进机构10’,是利用一传动主轴20,来传输旋转动力源,并于该传动主轴20上设有一第一偏心轴21及一第二偏心轴22,而第一偏心轴21与第一升降杆211轴接,第二偏心轴22与第二升降杆221轴接,其中,该第二升降杆221下方的第二球座222枢接一第二球连杆223,该第二球连杆223直接与一前移动齿连动杆60固接,因此,当该传动主轴20持续旋转运动时,该第二升降杆221即会上下运动,而令该前移动齿连动杆60可上下运动,另因后移动齿连动杆70靠接于前移动齿连动杆60上,故可与该前移动齿连动杆60同步上下运动;另外,该第一升降杆211下方的第一球座212枢接一第一球连杆213,该第一球连杆213固设于一轴转驱动件40’上,而该轴转驱动件40’是轴设于一驱动件固定轴41上,故当带动轮30’接收连续动力转动时,该传动主轴20则持续旋转运动,该第一升降杆211即会上下运动,而令轴转驱动件40’摆动;另由于该轴转驱动件40’轴接一双轴转导杆42,而该双轴转导杆42又与一摇动件50’轴接,故可使该摇动件50’在摇动件固定轴51上来回摇动,而由于该摇动件50’上具有一前移动齿摇杆52与一后移动齿摇杆53’,而该后移动齿摇杆53’上具有一限位导槽54’,该限位导槽54’内具有一可于该限位导槽54’上滑动位移的限位滑块932’,该限位滑块932’是与一限位轴931’轴接,而该限位轴931’另固接于一后移动齿推拉杆71上,该后移动齿推拉杆71则与一后移动齿连动杆70轴接,故当摇动件50’来回摇动时,则可带动该后移动齿连动杆70来回水平位移;另该前移动齿摇杆52是与一前移动齿推拉杆61′轴接,该前移动齿推拉杆61′又与一前移动齿连动杆60轴接,故当摇动件50’来回摇动时,则可同时带动该前移动齿连动杆60来回水平位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靠近后移动齿摇杆53’一侧的该摇动件固定轴51上,轴设一力矩式轴扳杆93’,该力矩式轴扳杆93’的一端,轴接着一推拉制动杆94’的一端,而该推拉制动杆94’的另一端,则与该后移动齿推拉杆71中段轴接,由于该力矩式轴扳杆93’的另一端设有一连动轴扳杆92’,该连动轴扳杆92’穿过一标度盘91’而与一移动齿调整扳杆90’固接,故当扳动该移动齿调整扳杆90’时,该力矩式轴扳杆93’即同时会被带动,此时一端与该力矩式轴扳杆93’轴接的推拉制动杆94’即被影响而拖动该后移动齿推拉杆71,而此时与限位轴931’轴接的限位滑块932’,由于限位轴931’固接于该后移动齿推拉杆71一端,故在该限位导槽54’内即会滑动位移,另由于摇动件50’是以摇动的方式来带动该后移动齿推拉杆71的运动,故与该后移动齿推拉杆71固接的限位轴931’,其在该限位导槽54’内的位置,即会影响该后移动齿推拉杆71的运动大小,最终影响设在该后移动齿连动杆70末端的后移动齿72位移行程距离;另外,由于在该轴转驱动件40’上也设有一限位导槽43,而该双轴转导杆42是轴接于该限位导槽43上,故当欲改变前移动齿62的位移行程距离时,可将该双轴转导杆42与该限位导槽43轴接的给进调整螺栓421放松,移至其它位置再锁紧,由于该双轴转导杆42的运动大小,是由该轴转驱动件40’的摆动产生,故该双轴转导杆42与该限位导槽43轴接的给进调整螺栓421位置,会影响该摇动件50’的摇动大小,最终会影响该前移动齿62及该后移动齿72的位移行程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名匠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名匠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926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泥窑熟料冷却机循环风纯中低温余热发电系统
- 下一篇:电动车用接线插座插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