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哒嗪酮类钙增敏强心剂扩血管效应的新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92122.3 | 申请日: | 2006-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4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江其生;胡德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江其生 |
主分类号: | A61K31/501 | 分类号: | A61K31/501;A61P9/12;A61P9/10;A61P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8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酮类 钙增敏 强心剂 血管 效应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化学药物领域,具体地说是发现一种具有钙增敏强心效应的6-[4-(4’-吡啶)氨基苯]-4,5-二氢-3(2氢)哒嗪酮〔6-[4-(4’-pyridyl)amino-phenyl]-4,5-dihydro-3(2H)-pyridazinoe),即MCI-154具有扩血管效应,有希望成为扩血管治疗的新型药物。
VSM舒缩功能调控是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根据是否需要或伴随细胞内Ca2+浓度的升高,可将血管平滑肌(VSM)收缩分为Ca2+-依赖性和Ca2+-非依赖性两种机制。
Ca2+-依赖性VSM收缩机制以Sobieszek学说为代表,该学说认为:Ca2+在VSM舒缩功能调节中起有决定性作用,即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胞浆内游离Ca2+浓度[Ca2+]i升高,与钙调蛋白(CaM)结合,激活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使肌球蛋白轻链(MLC)磷酸化,活化肌球蛋白Mg2+-ATP酶活性,从而使VSM收缩;反之,当[Ca2+]i降低时,CaM与MLCK解离,MLC失活,肌球蛋白轻链在其磷酸酶(MLCP)作用下脱磷酸,致VSM舒张(Aless D,et al.Eur J Bio Chem.1992;210:1023-1035)。
正常情况下机体VSMC内Ca2+浓度([Ca2+]i)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即钙稳态(Calcium Homeostasis),表现为胞外[Ca2+]i约为胞内数十万倍以上。钙稳态的形成与维持有赖于胞外Ca2+内流、胞内Ca2+释放以及Ca2+外排出细胞和内贮入Ca2+库的动态平衡。
VSMC胞外Ca2+主要通过细胞膜上电压依赖性Ca2+通道(PDC)和受体操纵性Ca2+通道(ROC)进入细胞,其中前者是Ca2+内流的主要途径,可被高K+所开放。后者可被配体与受体结合所活化,去甲肾上腺素等可通过这一途径诱发Ca2+内流,升高[Ca2+]i,引起VSM收缩(Schuhmann K,et al.FEVS Lett.1994;341:208-212.Rind TJ.FEBS Lett,1990,268(2):381-385)。
VSMC内的肌浆网是细胞内主要Ca2+贮存场所(即钙库),可分为IP3敏感性钙池和IP3非敏感性钙池,二者为既有一定联系又保持相互独立的隔室(compartment)。苯肾上腺素(PE)及咖啡因(Caffeine)可分别活化IP3敏感性和非敏感性钙池,引起钙释放,升高[Ca2+]i,引起VSM收缩。
Ca2+-非依赖性VSMC收缩机制研究的重要进展是证实了早年提出的VSM收缩系统对Ca2+敏感性(Ca2+增敏或Ca2+失敏)的现象。这是一种不同与Sobieszek学说的不依赖于[Ca2+]i升高和/或MLC磷酸化水平增加而引起VSM收缩的新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保持胞浆[Ca2+]i一定和/或MLC磷酸化水平很低情况下,某些因素通过增加/减少收缩系统对Ca2+敏感性和亲和力而增强/减弱VSM收缩的现象。该机制与蛋白激酶C(PKC-ε)及其下游信号分子Calponin、Caldesmon等调控有关(Gong MC,et al.Proc Natl Acal Sci USA,1996,93;1340-1345.Menice CB,et al.J Bio chem 1997,272(40);25157-25161. Walsh MP,et al.Biochem-Cell-Biol,1996,74(4);485-5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江其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江其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921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