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学纤维加热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88329.3 | 申请日: | 2006-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4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新 |
| 主分类号: | D06C7/00 | 分类号: | D06C7/00;D06C7/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沈戟 |
| 地址: | 224002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纤维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涤纶、锦纶等化学纤维进行加弹(捻)等再加工前的预热及加温定型处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涤纶、锦纶等化学纤维进行加弹(捻)等再加工前的预热及加温定型处理装置的结构为:含有盛液管、冷凝管,在盛液管与冷凝管之间安装了若干导轨,导轨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盛液管及冷凝管上,导轨为在“U”形槽钢的上口覆盖了带槽钢片的中空结构,槽钢与带槽钢片焊接,导轨内腔与盛液管、冷凝管的内腔相通连,在盛液管中有电热棒,盛液管中还灌装了作为热传导介质的液态联苯,电热棒将液态联苯加热为气态联苯,气态联苯经导轨内腔到冷凝管内腔,气态联苯的热量被传递到导轨上的带槽钢片上,涤纶、锦纶等化学纤维从导轨上的带槽钢片上的槽中滑过时被加热。冷凝管中的气态联苯冷却后经回液管流回盛液管中,再被盛液管中的电热棒加热,又重复上述过程,达到不间断地对经过导轨上的涤纶、锦纶等化学纤维进行加热的要求。由于导轨较长,导轨与盛液管、冷凝管的接口较小,使得联苯在蒸发----冷凝的过程中,单个导轨的上、下温度差达9摄氏度以上,而且,由于受导轨的形状、尺寸以入加工工艺的影响,各导轨之间的温度相差也较大,在对从导轨的带槽钢片上的槽中滑过的涤纶、锦纶等化学纤维进行加热时易造成加热不匀的缺陷,影响产品质量。同时,由于联苯有毒,受焊接加工工艺以及运输、装卸等因素的影响,产品的焊缝处易出现裂纹,造成联苯的泄漏,污染环境,如操作不慎,直接接触了联苯,会严重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均匀、无污染的化学纤维加热装置。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为:含有发热管,在发热管外侧设置了若干输送化学纤维的导纤管。
导纤管在发热管外侧均匀分布,使导纤管受热均匀。
在发热管上安装了导纤管支架,保证了导纤管能根据设计要求均匀分布在发热管的外侧。
还含有反射层,发热管、导纤管置于反射层的内腔,使发热管散发出来的热量经反射层的作用又反射到了导纤管上,减少了热损失,提高了热效率。
在反射层的外侧有外壳,反射层与外壳之间为保温隔热层。
导纤管的外形呈螺旋形、S形或C形,导纤管在发热管外侧的分布形式为发散式或平等式。
发热管为红外辐射管。
导纤管为细长不锈钢管,导纤管的内径为6--14毫米。
反射层由铝板或不锈钢板制成,使发热管的热量经反射层作用又反射到导纤管上,减少了发热管热量的散失,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本发明的导纤管的受热均匀,单个导纤管上各部分之间的温差小;采用了全封闭的结构后,发热管的热量散失少,能量利用率高;结构更为紧凑,体积只有现有加热装置的1/6左右;重量轻,运输方便;不含有毒物质,使用安全;如加工工艺要求将不同温度特性的化学纤维进行合股时,可利用两个本发明的装置分别对有不同温度特性要求的化学纤维进行加热处理后再进行合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螺旋形导纤管与发热管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导纤管呈发散式分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导纤管呈平行式分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纤管支架;2--槽;3--导纤管;4--红外辐射管;5--反射层;6--保温隔热层;7--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发热管采用红外辐射管4,在红外辐射管4的外侧设置了12根输送化学纤维的导纤管3,导纤管3的外形呈螺旋形,导纤管3为细长不锈钢管,导纤管3的内径为8毫米,导纤管3在红外辐射管4外侧均匀分布,使导纤管3受热均匀,在红外辐射管4的两端分别安装了导纤管支架1,导纤管支架1上有12个槽2,导纤管3分别从导纤管支架1上的12个槽2中穿过并被引出,保证了导纤管3能根据设计要求均匀分布在红外辐射管4的外侧,红外辐射管4与导纤管3设置在反射层5内腔中,使红外辐射管4散发出来的热量经反射层5的作用又反射到了导纤管3上,减少了热损失,提高了热效率,在反射层5的外侧有外壳7,反射层5与外壳7之间为保温隔热层6,反射层5由经过喷丸处理的铝板制成。在加工工艺对进入本装置的化学纤维丝的受热过程有特殊要求时,则导纤管3在红外辐射管4外侧的分布形式可进行重新设计,如要求对化学纤维丝采用渐进式加热方式时,则导纤管3在红外辐射管4外侧的分布形式为如图3所示的发散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新,未经张文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83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热控制方法、磁场发生器和MRI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