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绿色环保型立体稻鸭共作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88211.0 | 申请日: | 2006-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9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付秀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秀兰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01G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1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绿色 环保 立体 稻鸭共作 技术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稻鸭共作技术,它适应人类绿色食品的需求。
背景技术
目前,农村的水稻种植多年来一直使用化学肥料作为水稻的基础肥料,在防治病虫害方面随着害虫的抗药性能的不断增强,防治害虫的药量逐年加大,致使大米中的有机含量逐渐降低,致癌物质不断上升,严重的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由于大面积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了水面的污染相当严重,放养的鸭子受到污染环境的感染,人类食用后同样起到致癌作用,国家对此高度重视研究改变现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当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现状,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中央新的领导集体,把环境污染的防治放到了重要的位置,相继颁布了多项防治环境污染的强制性法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用化肥和农药绿色环保型立体稻鸭共作技术,有助于环境的改善和提高人类身体健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选择鸭龄和稻龄基本相等的情况下,在稻田中放养鸭子;不用化肥和农药。
附图说明
见附图中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1鸭与稻的时差选择
1.1鸭的父本选择野鸭,母本选择家养鸭进行交配下蛋。
1.2种蛋开始孵化两天后,开始播稻种。
1.3秧苗25天移植,小秧苗移栽到大田中7-8天后,开始放养小鸭,此时的鸭龄也在7-8天左右。
2小鸭的驯养
2.1训水:小鸭出壳后6小时,把小鸭放到浅水中让它游玩,使它一出生与水接触,养成喜爱水的良好习惯。
2.2开食:小鸭训水后两小时,开始喂食,喂食时应选择青食、虫食和粮
食三结合的方法,青食用菜叶,虫食用蚯蚓,粮食用蒸熟的小麦粒。
3小鸭的放养
3.1小鸭训水三天后开始放养到大田中,此时秧苗栽植也在10天左右,小秧苗已经开始生长扎根。
3.2每亩稻田根据成鸭的食量计算平均放养20只鸭子。
3.3鸭网:为了防治黄鼠狼和蛇等侵害小鸭的其它动物,同时也起到挡养鸭子在田中的作用,需在稻田的四周加固鸭网。鸭网的材料用尼龙线编制,网格的密度为1.5×1.5公分,网的高度为1米。
3.4网桩:鸭网每隔60-80公分打木头桩一根,木头桩长度为1.4-1.5米,露出地面高度为1米(与鸭网的高度一致)。在鸭网的下部,每隔40-50公分打压网地桩一根,压网地木桩应用勾头桩。
4搭鸭棚
4.1为了使鸭子栖息和防风雨,每亩稻田需搭10平方米的简易鸭棚。
5水稻的栽植
5.1水稻的株距为26公分,行距为30公分,有利于秧苗的发棵和成鸭的田间运动。
5.2稻田的水深控制:鸭稻共养田与普通稻田不一样,根据鸭子的生长期不同,水的深度控制也不同:小鸭期,水深4-5公分;中鸭期水深6公分;大鸭期水深10公分。水稻灌浆时,瘦型鸭已成熟,可出售。
6特点
6.1不施化肥、不施农药、不施除草剂。
6.2鸭粪是最好的有机肥。
6.3鸭嘴松动秧根,有助于水稻生长。
6.4鸭子在田间运动,有助于松根除草。
6.5鸭子的羽毛触动秧苗,嘴吃虫碰撞秧体,有助于秧苗生长。
7效益
7.1绿色大米的价格是普通大米的3倍;野鸭型父本瘦型鸭是普通鸭价格的3倍。
7.2每亩净收入1600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秀兰,未经付秀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82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段线性补偿的CMOS带隙基准电压源
- 下一篇:节能环保热水蒸汽发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