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破损燃料定位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87597.3 | 申请日: | 2006-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0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唐炯然;陈明军;包志中;彭小蓟;王忠辉;王晓峰;孟智良;牟小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7/04 | 分类号: | G21C17/04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3143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破损 燃料 定位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棒检测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破损燃料定位系统来确定破损棒束对所在位置的破损燃料定位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核电站正常运行过程中需要对燃料棒束进行破损定位检测。在核电站正常运行过程中,现有技术是利用破损燃料定位系统来执行破损燃料定位检测功能。首先,进行通道定位工作。在反应堆正常运行期间,定期对全堆芯进行自动扫描,并将380个通道缓发中子计数以及甄别率(DR=通道缓发中子计数/同一时间扫描通道的缓发中子计数平均值)存放到输出文件中。如果输出文件中的DR>I.3,则表示该通道存在破损。一旦确定了破损通道所在位置,即可对该通道进行破损燃料换料,并在换料过程中定位破损棒束对所在位置。在换料前将破损燃料定位系统连接到相应的通道上,并在换料过程中持续对该通道进行持续监测(破损燃料定位系统的手动扫描方式)。通过分析换料过程中的归一化计数变化趋势来确定破损棒束对所在位置。上述方法在实际应用时存在如下一些问题:(1)破损燃料通道定位准则方面。由于全堆芯380个通道缓发中子计数差异较大,因此计算的部分通道在无破损情况下DR数值一直大于1.3,部分缓发中子计数较低的通道即使在破损期间其DR数值也可能不会超过1.3;(2)定位破损燃料棒束对方面。破损燃料定位系统在手动扫描模式下,仅在系统终端CRT上显示缓发中子计数趋势。由于受热工水利以及通道内沉积铀的影响,利用缓发中子计数趋势定位,容易出现误判。同时使用上述方法时,需要改变换料的自动流程,导致乏燃料棒束在交叉流处停留5分钟左右,因此存在引入新的燃料破损的风险;(3)不能实现单根棒束鉴别。根据破损燃料管理策略,破损乏燃料棒束卸出堆芯以后,需要放置到八角罐中存放4~8周,然后再装罐处理。八角罐中仅11个位置。因此,当出现较多破损以后,八角罐的容量限制会对后续的破损燃料卸料造成影响。同时,大大增加后续的水下检查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破损棒束对定位的准确率、实现单棒束定位的破损燃料定位检测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破损燃料定位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其棒束对定位:(1)在换料过程中,实时监测卸料池间的伽玛剂量变化趋势,判断是否符合特征曲线;(2)符合特征曲线,则表明破损燃料还在该通道内,继续对该通道内的剩余乏燃料棒束进行换料;反之,则表明该对燃料棒束含有破损,确定出破损燃料棒束对所在位置;
其单棒束定位,包括(1)将破损燃料棒束对放置于乏燃料小车的不同位置上;(2)通过乏燃料升降斗“反抓”功能,逐个将疑似破损燃料棒束提出水面,并将燃料棒束重新入水;(3)实时监测卸料池间的伽玛剂量变化趋势,判断是否符合特征曲线;(4)符合特征曲线,则表明该燃料棒束出现破损;反之,则表明该燃料棒束没有出现破损,将破损燃料和正常燃料棒束完全分开。
本发明的效果:利用通道缓发中子计数历史增长趋势定位通道的位置,成功率达80%。对所有破损情况,均能够定位出破损棒束对所在位置。在单棒束定位方面,除开最开始的4个破损燃料通道在卸料时没有进行单棒束定位,其后破损燃料卸出操作中,单根棒束定位成功率高达90%。由于对大多数的破损情况实施了单棒束定位,排除了一对棒束中的无破损乏燃料棒束,为后续的破损乏燃料棒束水下检查节省了时间。同时,应用新的定位破损棒束对方法,使得在正常换料过程中,也能够进行破损燃料卸出监测,以弥补部分破损情况不能被气态裂变产物监测系统和破损燃料定位系统监测到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破损燃料定位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破损燃料换料期间缓发中子计数变化趋势曲线图。
图3为破损燃料换料期间冷却剂中的总伽玛和Xe-133比活度变化趋势曲线图。
图4为无破损燃料卸出情况下卸料池间的伽玛剂量变化趋势曲线图。
图5为破损燃料单棒束定位期间卸料池间的伽玛剂量变化趋势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步,破损燃料通道定位
现场利用破损燃料定位系统进行测量全堆芯380个通道的缓发中子计数。测量结束后,将输出文件从系统终端上拷贝到指定目录中。
利用后端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将380个通道的缓发中子计数导入历史数据库中。再对各个通道的缓发中子计数历史趋势进行分析。如果通道缓发中子计数有明显增长趋势,则手动扫描该通道,确认该通道为破损疑似通道;如果通道缓发中子计数没有明显增长趋势,则结束。
第二步,初定位,判断通道内是否仍存在燃料破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未经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75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