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效缓释氮肥有效
| 申请号: | 200610087365.8 | 申请日: | 2006-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8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 发明(设计)人: | 杨富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富建 |
| 主分类号: | C05G3/08 | 分类号: | C05G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768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效 氮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肥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长效缓释氮肥。
背景技术
目前氮肥的平均利用率较低,养分损失严重,而且容易对地下水和江河 湖泊造成污染;常规氮肥一般不易调控氮素释放速率,以使释放速率与农作物吸 收氮肥的进度同步,所以如果一次施用大量氮肥在苗期容易造成烧苗,而往往由 于受人力与栽培条件的限制,又很难做到多次追肥,从而造成农作物由于缺肥而 生长不良。目前氮肥利用率较低除了因为一般化肥中所使用的氮肥使用速率不好 控制外,再者就是各个不同地区土质的不同,使氮肥的利用率也不尽相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长效缓释放氮肥,可调控氮素释放速率使 其与农作物吸肥规律同步。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长效缓释氮肥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成分组成:铵态氮肥22-25 %、土壤改良剂19-21%、复硝酚钠原粉0.01-0.03%及填土料50.98-60.98%,各 组分含量之和为100%。优选地,各组分重量百分数为:铵态氮肥24%、土壤改 良剂20%、复硝酚钠原粉0.02%及填土料55.98%。所述土壤改良剂KOM主要 由黄腐酸与氨基酸构成,复硝酚钠原粉由以下三种化学产品构成:(A)5-硝基愈 创木酚钠,其分子式为“C7H6NO4Na”、(B)邻硝基苯酚钠,其分子式为 “C6H4NO3Na”、(C)对硝基苯酚钠,其分子式为“C6H4NO3Na”;填土料是原 土或者除氮肥、磷肥、钾肥以外的其它有机肥或无机肥。
首先,本发明中所采用的土壤改良剂KOM本身就具有土壤再生元素的独 特作用,不仅能分解大分子有机物,使土壤恢复正常状态,更能调节土壤的PH 值,激活土壤中的无效的营养元素,使之成为有效的营养元素。例如,土壤中 所含有的氮磷钾成分,由于土壤的结构以及PH环境的不适应,好多都没有充分 利用,从而形成了无效的营养成分;而本发明中所含有的KOM则可通过调整土 壤的PH值,从而通过环境的改变激活土壤中所含有的无效磷及无效钾。不仅如 此,本发明中所含有的KOM还可以促进土壤疏松透气,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有 效防止土壤结快。其次,本发明中所含的复硝酚钠原粉根据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 准为低毒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细胞原生质流动,提高细胞活力,加速植 株生长发育,促根壮苗,保花保果,提高产量,增加抗逆能力等作用,在本发明 中它是作为肥料增效剂与生长平衡剂来使用的;最后,本发明中所含的复硝酚钠 原粉还具有可以解除抗结作用,故此发明不存在副作用的问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调控氮素释放速率使其与作物吸肥规律同步, 肥料利用率较高,能有效激活土壤中的无效磷与无效钾,无任何副作用;与单纯 的氮肥相比,叶面浓绿不发黄,比单一使用氮肥的效果要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的长效缓释氮肥由以下组分组成:
1、氮肥240kg,所用氮肥为“铵态氮”;
2、土壤改良剂KOM200kg,所用的土壤改良剂KOM主要由黄腐酸与氨 基酸构成;
3、复硝酚钠原粉0.2kg,此复硝酚钠原粉主要由以下三种化学产品构成:
(A)5-硝基愈创木酚钠,其分子式为“C7H6NO4Na”
(B)邻硝基苯酚钠,其分子式为“C6H4NO3Na”
(C)对硝基苯酚钠,其分子式为“C6H4NO3Na”。
此化学剂为橘红色片状结晶、深红色针状结晶及黄色片状晶体的混合晶 体,此新品种中所用的纯度为98%,A、B、C各组分在复硝酚钠原粉中的相对 分子量为191、161、161;
4、填土料559.8kg,此填土料是原土或者除氮肥,磷肥,钾肥以外的任意 有机肥或无机肥。
制作工艺步骤为:
一、将上述氮肥、土壤改良剂KOM、填土料三种原料先掺在一起通过搅 拌机搅拌混合后,再通过常规高温机加温后形成混合原料;
二、将复硝酚钠原粉加入上述步骤形成的原料中,通过搅拌机搅拌后, 再通过高温机加温,最后烘干后形成成品。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2的长效缓释氮肥由以下组分组成:
1、氮肥220kg,所用氮肥为“铵态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富建,未经杨富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73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