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T-141和MT-Ⅱ的固相合成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86841.4 | 申请日: | 2006-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2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克良;冯思良;梁远军;周宁;郄建坤;许笑宇;韩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7K7/54 | 分类号: | C07K7/54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伟杰 |
| 地址: | 1008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pt 141 mt 相合 成方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PT-141及MT-II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下式PT-141及MT-II主要用于在治疗性功能障碍、肥胖以及刺激皮肤产生黑皮素抵抗紫外线灼伤等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在治疗性功能障碍方面,它们对男女患者都有效,弥补了现有西地那非等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的一些不足。
在有关PT-141及MT-II合成方法的专利和文献[Blood,Christine H.,Shadiack et al.,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treatment of sexual dysfunction,US 6579968,2003;Al-Obeidi,F.;de L.Castrucci,A.M.;Hadley,M.E.et al.,Potent andProlonged Acting Cyclic Lactam Analogues of α-Melanotropin:Design Based on Molecular Dynamics,J.Med.Chem.,1989,32:2555-2561;Al-Obeidi,F.;Hadley,M.E.;Pettitt,B.M.et al.,Design of a New Class of Superpotent Cyclic α-MelanotropinsBased on Quenched Dynamic Stimulations,J.Med.Chem.,1989,111:3413-3416;Grieco,P.;Balse-Srinivasan,P.;Han,G. etal.,Preparation of ’side-chain-to--side-Ghain’cyclicpeptides by Allyl and Alloc strategy:potential for librarysynthesis,J.Pept.Res.,2001,57:250-256;Flora D.;Mo Huaping;John P.Mayer et a l.,Detection and control of aspartimideformation in the synthesis of cyclic peptides,Bioorg.Med.Chem.Lett.,2005,15:1065-1068]中,主要采用全保护策略,例如Trp侧链吲哚氮用甲酰基保护,His侧链咪唑氮用苄氧甲基保护;并且利用TFA/哌啶/Pd催化氢化的正交原则,使用Pd催化氢化的方法脱除对酸碱都不敏感的保护基,这些都导致肽合成成本较高。另外,在文献方法中,催化氢化易导致色氨酸生成2,3-二氢衍生物,从而降低收率。因此开发新的制备PT-141及MT-II的方法具有必要性。本发明中使用的缩写具有下面含义:
Ac 乙酰基
Arg 精氨酸
Asp 天冬氨酸
Boc 叔丁氧羰基
BOP 苯并三唑-1-氧-三(二甲氨基)磷六氟磷酸
Dnp 2,4-二硝基苯基
DBU 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
PyBOP 苯并三唑-1-氧三吡咯烷膦鎓六氟磷酸盐
HATU 1-[双-(二甲胺基)甲基鎓]-1H-1,2,3-三唑[4,5-b]吡啶-3-氧化六氟磷酸盐
HBTU 2-(1H-苯并三唑-1-)-1,1,3,3-四甲基脲鎓六氟磷酸盐
TBTU 2-(1 H-苯并三唑-1-)1,1,3,3-四甲基脲鎓四氟硼酸盐
TPTU O-(1,2-二氢-2-氧-1-吡啶)-N,N,N,,N’-四甲基脲鎓四氟硼酸盐
DCC 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DIEA 二异丙基乙酰胺
NMM N-甲基吗啉
HOBt 1-羟基苯并三唑
OtBu 叔丁氧基
Trt 三苯甲基
Tos 对甲苯磺酰基
Z 苄氧羰基
2-Cl-Z 2-氯苄氧羰基
His 组氨酸
Lys 赖氨酸
Nle 亮氨酸
Phe 苯丙氨酸,
RP-HPLC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Trp 色氨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68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