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86731.8 | 申请日: | 2006-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9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 发明(设计)人: | 金光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 地址: | 300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式 空调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在以暖房模式运行时通过对电子膨胀阀进行控制,使其根据压缩机的吸入温度和室外热交换机的温度差对吸入过热度进行判断,并根据室内机的冷凝温度将上述吸入过热度提升至指定温度以上的复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空调主要是指通过对指定的冷媒进行压缩、蒸发、冷凝,使其利用风扇将冷媒蒸发的过程中与周围空气进行热交换时所产生的冷空气吹入至室内的冷房设备。在具有多个独立室内空间的建筑物中,经常使用由在每个独立的室内空间单独安装的多个室内机;以及与上述室内机连接的一个室外机构成的复式空调。
此外,最近还出现了具有通过对冷媒的压缩、蒸发、凝聚执行反向循环,使其利用风扇将冷媒冷凝的过程中与周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时所产生的热空气吹入至室内的暖房功能的冷暖房兼用功能空调,从而使空调在一年四季都可以用来调节室内温度。
图1是对基于现有技术的复式空调的结构进行图示的斜视图,图2是对基于现有技术的复式空调的室外机进行图示的结构图。
基于现有技术的复式空调如图1所示,由通过冷媒排管连接的多个室外机1、2、3和多个室内机构成,且根据上述室内机的复合至少需要对上述室外机1、2、3中的一个以上进行驱动。
其中,上述室外机1包括用于在室内机所供应的冷媒中对气态冷媒进行萃取的储液器4;接收通过上述储液器4)萃取的气态冷媒,并对其进行压缩的压缩机5、6;通过连接至上述压缩机5、6,对所压缩冷媒的流路进行选择的四通阀7;对通过上述四通阀7所供应的冷媒和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机8。
其中,上述压缩机5、6包括可以对所吐出的冷媒压缩功率进行调节的变频压缩机5;只吐出指定功率冷媒的定速压缩机6,而其他的室外机2、3与上述室外机1不同,只安装有两个定速压缩机6。
尤其是在上述室外机1中,上述变频压缩机占全部冷媒压缩功率的70%,而上述定速压缩机6只占剩余的30%。
此外,室内机通过冷媒排管与上述室外机1连接,包括用于对上述各压缩机5、6所吐出的冷媒进行冷凝的室内热交换机图中未标出;将上述室内热交换机中所释放的热量吐出至室内的室内风扇图中未标出。
下面,对现有复式空调的室外机的工作顺序进行说明。
首先在上述多个室内机中的某一个室内机被驱动时,安装有上述变频压缩机5的第1室外机1也将被同时驱动,且在上述室内机所需求的冷/暖房功率增加时进而对剩余的压缩机6或室外机2、3进行驱动。
即上述变频压缩机5在任何一台室内机被驱动时都将首先被驱动,以便满足室内机的冷/暖房负荷。
当上述室内机所需求的冷/暖房负荷超过上述变频压缩机5的功率时,上述第1室外机1中的定速压缩机6或其他室外机2、3中的定速压缩机6将被驱动,从而取代上述变频压缩机5的压缩功率,使上述变频压缩机5以最低压缩功率进行工作;而当室内机的冷/暖房功率进一步增加时,上述变频压缩机5的压缩功率将重新提升,以便满足上述冷/暖房功率的增加。
同时通过对上述四通阀7的方向进行调整,可以使上述复式空调中的冷媒以正向或逆向循环,从而以暖房模式或冷房模式运行。在以暖房模式运行时,通过上述压缩机5、6压缩后的冷媒将依次流过四通阀7、室内热交换机、膨胀法图中未标出、室外热交换机8、压缩机5、6,最终在上述室内热交换机中对上述冷媒进行冷凝并向室内释放热量。由此可见,空调的暖房运行模式与冷房运行模式相反,将上述室外机1用作蒸发机而上述室内机则用作冷凝机。
但是如上所述的现有复式空调在单排管复式结构状态下以暖房模式运行时,利用膨胀阀对冷媒的流量进行调节。此时如果室内机的冷凝温度大于或等于压缩机的吐出温度,则冷媒将流入压缩机中并导致液压缩现象发生,从而对压缩机造成损伤使其无法正常运行并使压缩机的寿命及可信赖性显著下降。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复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复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67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