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射流冲击式脑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83825.X | 申请日: | 2006-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1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静;项士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F7/10 | 分类号: | A61F7/10;A61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凤华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流 冲击 冷却 装置 | ||
1、一种射流冲击式脑冷却装置,包括:
冷帽(9)、制冷装置(41)和计算机控制装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帽(9)的壳帽(92)和内帽(91)之间限定的空气腔(93)内设有至少一个其入口设在壳帽(92)上,出口设在内帽(91)上的射流冲击通道(19);所述射流冲击通道(19)的入口处安装有与制冷装置(41)的输出端相连通的冷介质入口管;所述壳帽(92)上设有与所述空气腔(93)相连通的介质回流通道(39);所述冷帽(9)的前上端部和前下部的壳帽(92)和内帽(91)之间分别填装有密封填充介质(49);
所述制冷装置(41)的输出端通过流量调节阀(6)与射流冲击通道(19)上的冷介质入口管入口相连通;
计算机控制装置(11)的控制装置(7)输出端与流量调节阀(6)相连通,以控制通过流量调节阀(6)输出的冷量;
计算机控制装置(11)的控制装置(7)输出端同时还与制冷装置(41)相连通,以控制制冷装置(41)的制冷温度;
所述介质回流通道(39)通过启闭阀(5)与介质回流收集容器相连通或者通过启闭阀(5)与驱动泵(2)相连,以使回流介质参于循环使用;
在所述冷帽(9)内表面安装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计算机控制装置(11)的控制装置(7)电连接,以控制冷帽(9)内喷射流体的温度;
所述计算机控制装置(11)由计算机(10)、控制装置(7)和外部接口组成,所述计算机(10)为PC机或单片机。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冲击式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装置(41)为采用氟利昂系列、氨、二氧化碳或溴化锂制冷剂进行制冷的蒸汽压缩制冷装置;或者为采用半导体制冷的热电制冷装置;其气态制冷剂的温度控制在-190~30℃之间;液态制冷剂的温度则控制在-10~30℃之间。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冲击式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制冷装置(41)的制冷介质为自来水、盐水、冷空气、氮气或氧气。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冲击式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泵(2)为加压水泵、电磁泵或气体加压泵。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冲击式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帽(92)为碳钢、铜、铝、不锈钢或塑料材质的壳帽。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冲击式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介质入口管为铝塑管、塑料管或钢管;其外便面上覆盖有保温材料层。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冲击式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冲击通道(19)的截面为圆形、矩形、正方形或椭圆形;截面积为1mm2-100mm2。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冲击式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冲击通道(19)长度为10mm-1000mm;所述射流冲击通道(19)为不锈钢、黄铜、紫铜或碳钢材质的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382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塑性弹性体共混物
- 下一篇:安全自毁式注射器组装机的针座密封圈装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