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烷基二苯醚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83436.7 | 申请日: | 2006-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1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彭朴;葸雷;段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43/263 | 分类号: | C07C43/263;C07C41/30;B01J3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舒;庞立志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烷基 二苯醚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烷基二苯醚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烷基二苯醚可作为降低凝固点的燃料添加剂;合成润滑油或润滑酯的基础油,磺化后可作为抗盐洗涤剂、乳化剂和泡沫驱油剂,日用化学工业和石油工业需要量很大。烷基二苯醚可以用烯烃、卤代烃、直链或环状脂肪醇硫酸酯与二苯醚反应合成。早期的烷基化工艺采用C6~C16的α-烯烃与二苯醚在三氯化铝催化下生成烷基二苯醚,烷基化度为1~1.3。催化剂用量高达烯烃质量的10%,并需要多次水洗,才能除去产品中的催化剂,因而产生大量废水,不利于环保。
US5102427介绍了在40℃下用烯烃质量的1~5%的AlCl3催化的烷基化方法,反应完成后要用催化剂质量60倍(分3次加入)的水溶液脱除催化剂,该专利所述方法虽然催化剂用量有所减少,但仍不能解决水洗催化剂产生的大量工业废水问题。
US5552071介绍了在200℃下用烯烃质量的7.5~15%的USY分子筛催化的烷基化方法,该方法虽然省略了水洗催化剂的步骤,但存在催化剂用量和成本均较高等问题。
CN1524839A介绍了在50℃下用氯铝酸型离子液体催化的二苯醚烷基化方法,离子液体具有稳定和容易与有机反应物料混合等优点。催化活性比传统的三氯化铝催化剂高,特别是产物不必用水洗就能与催化剂分离,消除了排放大量废水的问题。但该专利所述方法所需的离子液体浓度很高,离子液体与烯烃的摩尔比至少要达到0.2∶1。而且存在单取代物产率低的问题,即使把离子液体与烯烃的摩尔比提高到0.33∶1,目的产物单烷基二苯醚的产率仍不足88%。
上述已公开的专利技术虽然催化剂不同,但均存在催化剂用量大和单取代物产率不够高等问题,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氯铝酸型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制备烷基二苯醚的方法,该方法的单烷基二苯醚产率高,催化剂用量少。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把二苯醚和烯烃与离子液体催化剂混合,在120-220℃进行反应,离子液体与烯烃的摩尔比0.002-0.1,反应后分离并收集目的产物烷基二苯醚。
本发明具体可通过下列步骤实施:把二苯醚和烯烃分别注入装有催化剂的反应釜,进行反应。本发明发现氯铝酸型离子液体加入二苯醚后形成的白色沉淀在120℃开始溶解,180℃完全溶解,因此适宜的反应温度为120~220℃,优选160~200℃。离子液体与烯烃的摩尔比0.002~0.1,优选0.004~0.05。二苯醚与烯烃的摩尔比为30~1,优选15~5。反应结束后静置降温,离子液体和二苯醚的络合物会重新沉淀出来,将上层清液通过蒸馏除去未反应的二苯醚,得到烷基二苯醚产物。
所说的烯烃碳原子数可以是6~36,优选是8~28。优选的烯烃为正构烯烃,最优选为正构的α-烯烃。
所说的离子液体型催化剂为氯铝酸型离子液体催化剂,阴离子部分为三氯化铝二聚体Al2Cl7-,阳离子部分为季铵盐、吡啶、氯代烷基吡啶和烷基咪唑等,优选季铵盐和吡啶,三氯化铝与阳离子的摩尔比为1.5~3,优选2~2.5。三氯化铝与阳离子的摩尔比≥2,有利于三氯化铝以二聚体的路易斯酸形式Al2Cl7-存在。离子液体催化剂制备方法可参见CN1225617或Chemcal Rewiew 1999,Vol 99,2071~2083所述文献。。
本发明方法得到的烷基化产物中主要为单烷基取代产物,在相同条件下,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单烷基二苯醚的产率,同时可减少催化剂用量,单烷基二苯醚的产率最高可达95%(重量)以上。
按照本发明方法,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降温,过滤后即可分离残留的微量离子液体,得到烷基化产物,不必水洗,消除了废水排放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而列举的,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列实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34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络扳手
- 下一篇:图案化制程及应用此制程的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