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激式开关电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83229.1 | 申请日: | 2006-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3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春;刘朋;边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5/10 | 分类号: | H02M5/10;H02M5/27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泳;逯长明 |
地址: | 266101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关电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激式开关电源。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为现有技术中自激式开关电源装置的电路图,通电初期,开关三级管DQ9处于截止状态,电源CN1通过电阻R12给开关三极管DQ9提供启动电压,开关三极管DQ9导通,其集电极电压下降,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STI两端的电压开始上升,通过变压器T1的耦合,变压器T1的反馈绕组ST2产生一个感应电压,该感应电压通过电容C61、电阻R54、电阻R52传输到开关三极管DQ9的基极,由于是正反馈,使开关三极管DQ9基极电压加大,加深开关三极管DQ9的导通深度,使开关三极管DQ9集电极的电压进一步下降,相应的,初级线圈ST1两端的电压进一步上升,依次反复,最终达到开关三极管DQ9完全饱和。
开关三极管DQ9完全饱和后,由于变压器T1初级线圈ST1两端的电压增加极少,其电压变化率接近为0,电容C61通过反馈线圈ST2放电,通过电阻R54、电阻R52降低开关三极管DQ9基极电压;极性电容C62通过二极管D21放电,通过稳压管VD1、电阻R52降低开关三极管DQ9的基极电压,降低开关三极管DQ9的饱和深度,使开关三极管DQ9集电极电压上升,开关变压器T1初级线圈STI两端的电压开始下降,通过变压器T1的耦合,开关变压器T1的反馈绕组ST2产生反向的感应电压,继续降低开关三极管DQ9的饱和深度,使初级线圈ST1两端的电压进一步下降,依次反复,最终达到开关三极管DQ9完全截止。借助开关三极管DQ9的导通和截止的反复循环,在开关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ST1上形成自激式振荡电压,在变压器T1负载线圈ST3、ST4、ST5、ST6、ST7上产生稳定的电压输出,完成电源电压的转换。
从该电源装置电路的工作过程可以看出,开关三极管DQ9达到完全饱和后,才能利用反馈绕组ST2产生负反馈电压进行截止,但在实际工作中,在开关三极管DQ9完全饱和之前,变压器T1可能出现磁饱和现象,使流经初级线圈ST1的电流瞬间激增,但初级线圈ST1的两端的电压变化很小,反馈线圈ST2不能产生反向感应电压截止开关三极管DQ9,导致开关三极管DQ9出现过饱和现象,其发射极电流过大,集电极电压过大,严重影响开关三极管DQ9的使用寿命,甚至会直接损坏开关三极管DQ9,进而影响整个电源装置的安全和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提供一种自激式开关电源,可解决现有自激式开关电源装置中因开关三极管出现过饱而影响其使用寿命,甚至被损坏的问题,可保证整个电源装置安全、高效地工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电源(CN1)、变压器(T1)、第一三极管(DQ9),变压器(T1)包括初级线圈(ST1)、反馈线圈(ST2),初级线圈(ST1)的一端点连接电源(CN1)的第一端点,初级线圈(ST1)第一端点连接第一三极管(DQ9)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DQ9)的基极通过串连的第一电阻(R52)、第二电阻(R54)、第一电容(C61)连接反馈线圈(ST2)的正向反馈端,第一电阻(R52)、第二电阻(R54)的公共端通过第三电阻(R12)连接电源(CN1)的第一端点,第一三极管(DQ9)的发射极通过第四电阻(R55)连接反馈线圈(ST2)的负向反馈端和电源(CN1)第二端点,还包括:第二三极管(DQ601),第二三极管(DQ601)的基极通过第五电阻(R501)连接第一三极管(DQ9)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DQ601)的集电极通过第六电阻(R503)连接第一三极管(DQ9)的基极,第二三极管(DQ601)的发射极连接电源(CN1)的第二端点;还包括第一二极管(D22),第一二极管(D22)的阳极连接电源(CN1)的负极,第一二极管(D22)的阴极连接第一三极管(DQ9)的基极。
优选的,还包括:第七电阻(R502),第七电阻(R502)连接电源(CN1)的第二端点与第二三极管(DQ601)的基极。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二极管(D21)、第二极性电容(C62)、第八电阻(R53)、稳压管(VD1),第二二极管(D21)的阴极连接反馈线圈(ST2)的正向反馈端203,第二二极管(D21)的阳极通过并联的第八电阻(R53)、第二极性电容(C62)连接反馈线圈(ST2)的负向反馈端,第二二极管(D21)的阳极连接第二极性电容(C62)的负极,第二极性电容(C62)的正极连接反馈线圈(ST2)的负向反馈端,稳压管(VD1)的阳极连接第二极性电容(C62)的阴极,稳压管(VD1)的阴极连接第一电阻(R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未经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32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