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实现同步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610083217.9 | 申请日: | 2006-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3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巧艳;余秋星;王衍文;张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H04L1/02;H04J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志勇;颜涛 |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入 输出 正交 频分复用 系统 实现 同步 方法 | ||
1.一种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实现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发送端构造前导/同步序列,分别将不同发送天线上的正交频分复用数据符号与所述构造的每根发送天线上的前导/同步序列成帧并同时发射出去;
(2)基于多根接收天线,利用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中的循环前缀进行有效符号长度的相关,得到的相关结果对相关序列能量进行时域一次处理,得到一次同步后的最佳同步点的集合;
(3)基于每根接收天线得到的时间一次同步点,分别基于前导/同步序列进行时域频偏估计;
(4)对每根接收天线上得到的时域频偏估计值的结果联合进行等增益合并,得到一个最终的平均频偏估计值后,使用该结果分别对每根接收天线上的数据进行频偏补偿;
(5)在每根接收天线上,分别在一次同步输出的同步点的集合范围内,把频偏补偿后接收端得到的前导符号与发送的前导符号进行时域互相关,利用最大值对循环前缀长度取余,得到时间二次同步点;
(6)对所有的接收天线的相关峰值作比较,选取峰值/次峰值最大的那根天线的时间同步点作为最佳时间二次同步点;
(7)找到最佳时间二次同步点后,对每根发送天线的接收数据,利用正交频分复用的时域循环卷积特性进行精确同步后的信号后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前导/同步序列必须在发送端的每根发射天线上构造,包括循环前缀及PN序列,前导序列包括一个同步/前导符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符号由长度相同的重复PN序列构成。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N序列的长度为有效正交频分复用数据长度的整数倍分之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有效符号长度的相关用下式表示:
其中,P表示循环前缀符号的长度,r为接收序列,N为延迟采样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时域一次处理是在每根接收天线上做同样的处理,选取大于最大值的一半且小于最大值的任意一个数作为判决门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对应于每根接收天线,利用时间一次同步点集合中的第一个同步点,进行时域值滑动共轭相乘,将可利用的前导符号进行频偏估计,估计范围在[-N/2,N/2],其中N是前导符号在时域上重复的次数,根据实际产生的频偏大小进行选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321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未授权内容检测系统
- 下一篇:聚乳酸纤维针织布染色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