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弹性分组环中限制多播范围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83109.1 | 申请日: | 2006-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7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䶮;翟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立明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分组 环中 限制 范围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具备空间感知子层的RPR中限制多播范围的实现方案。
背景技术
随着数据业务的迅速膨胀,对各大电信运营商来说,城域传送网的数据处理能力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目前决城域网中较大规模应用的SDH(同步数字体系)、ATM(异步传输模式)以及以太网技术都存在一些局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种为优化IP数据包传输的新的MAC(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RPR(弹性分组环)出现。
RPR技术集IP的智能化、以太网的经济性和光纤环网的高带宽效率、可靠性于一体,为宽带IP城域网运营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组网方案。RPR技术使得运营商在城域网内以低成本提供电信级的服务成为可能,在提供类似SDH级网络可靠性的同时降低了传送费用。RPR有别与传统MAC最吸引人的特点是具有电信级的可靠性,使其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处理面向数据的业务传送需求,同时可以形成处理多业务传送的综合传输解决方案。
可以这样说,RPR是IP技术与光网络技术直接融合的产物,其源于客户对IP业务发展的需求,顺应最新的技术潮流,为IP城域网的建设带来了一套低成本、高品质的解决方案。
RPR的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即RPR采用的是互逆双环拓扑结,所述的双环被分别称为0环(即外环)和1环(即内环),0环的数据传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1环的数据传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RPR的内环和外环都能够传送数据。环上各节点可以是端站也可以是连接其他以太网的网桥。在RPR上,每个RPR节点都采用了一个以太网中用到的48位MAC地址作为地址标识。
在RPR中,数据帧的帧格式如图2所示,帧头中包含了TTL(生存时间)字段和TTL基数字段信息,所述的TTL基数字段是指帧发送时的起始TTL,其不随帧在环上的传送改变。根据所述的TTL字段和TTL基数字段可以计算一个RPR帧在环上经过了几跳才到达当前站点。在RPR上还可以通过组播帧进行组播业务的传送,当一个帧是组播帧时,其组播MAC地址存在于目的MAC地址字段或扩展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而源MAC地址字段则是该多播帧经过其上环的站点(即RPR节点)的MAC地址。
由于组播(即多播)业务是向特定的一组用户发送同样的业务内容,因此,需要在RPR上限制多播的范围。目前,在RPR中提出的SAS(SpatialAware Sublayer,空间感知子层)的概念中,便提出了相应的限制多播范围的多播实现方案。所述的SAS是MAC的一个可选子层,其可以使用有范围的多播的方法为发向/来自不在环拓扑上的MAC地址的帧提供了空间复用。
目前,在RPR中,如SAS技术等采用的限制范围的多播是通过限制多播帧在不同环向上的传播跳数(通过TTL)的方法来实现的,相应的不同组地址所对应的在不同环上传播的跳数仅为通过静态配置得到。
在RPR中,各个站点(即RPR环节点)中包括一个静态多播管理表和一个多播查询表,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31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预防或治疗炎症性疾病的方法及药物组合物
- 下一篇:织机的误运转防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