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工生物柴油新型复合液态催化剂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81421.7 | 申请日: | 2006-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3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艺;周鼎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艺 |
主分类号: | B01J23/06 | 分类号: | B01J23/06;B01J21/04;B01J35/12;C07C67/03;C10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0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生物 柴油 新型 复合 液态 催化剂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态燃料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生物柴油酯化反应过程中的一种催化剂。
技术背景
用各种动植物油脂与甲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制作生物柴油的技术已有许多企业在推广应用,但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催化剂大多采用单一的酸、碱催化剂,例如选用硫酸或氢氧化钠等。由于油脂和甲醇缺乏很好的相容性即交联不够,大大影响了酯化反应的程度和效率,因而需要选用多功能的催化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有高效催化效能又具有交联性能的多功能复合催化剂,从而可大大提高酯化反应的速率与转化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选择一种材料让它既有催化性能,又能具有表面活性剂的亲和性,能促进油脂与甲醇较充分的密切接触,所选择的十二烷基苯磺酸和对甲苯磺酸就具有这种多用性;同时又选用了具有促进催化作用的氧化锌和氧化铝可以大大加速反应率。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能选用的材料对设备副作用小,但催化效率高,可以提高10%左右的甲酯收率,且原材料易得,成本也较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取450公斤十二烷基苯磺酸、450公斤对甲苯磺酸、50公斤氧化锌、50公斤氧化铝,将其投入反应釜中,采用机械搅拌方式搅拌1小时左右,使用充分混匀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艺,未经李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14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