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丝风力混合的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81185.9 | 申请日: | 2006-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7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姚光明;李康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康胜 |
主分类号: | A24C5/39 | 分类号: | A24C5/3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亚军;杜澄心 |
地址: | 221000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丝 风力 混合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草制品的工艺处理方法和设备,更确切地说,是一 种烟丝风力混合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目前卷烟生产线上经常需要将不同品质或不同加工方法的烟 丝加以混合。通常采用滚筒搅拌等机械方法对烟丝进行混合,但是, 由于烟丝一般都比较长,并且都有一定的卷曲度,往往相互勾连,因 此不易混合均匀,对卷烟产品质量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产生了不良影 响。过度的机械搅拌也是不可取的,这样会使烟丝破碎,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丝风力混合的方法及设备,用于不同 品质或不同加工方法的烟丝之间的混合,可以达到简化生产工艺,提 高产品质量的目的,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卷烟的生产成本,提高卷烟 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
实现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法:
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通过外接风机使这个密闭空间的一端形成 由下向上的垂直进风和/或水平方向的侧向进风;
当第一种烟丝通过输送设备、导料板按水平方向的侧向进风同方 向送入空间内,在足够大的空间内被垂直进风和侧向进风气流吹散, 抛起,沿水平方向向空间的另一侧运动;
与此同时,第二种烟丝通过输送设备、导料板按水平方向的侧向 进风同方向送入箱体,同样,在足够大的空间内被垂直进风和侧向进 风气流吹散,抛起,沿水平方向向箱体的另一侧运动;
在所述空间底部利用输送带接收并输送不断摆脱气流作用,缓慢 地自由落下,均匀地散落的混合后的烟叶,经由出料气锁送出空间。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烟丝风力混合设备,在该设备的箱体一侧的下 部设有垂直方向进风口,在箱体侧面的垂直进风口的上方装有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导料板,所述各导料板的上方为进料口,进料口设有对 应于各导料板的烟丝输送设备;在箱体侧面的导料板上下方设有侧向 进风道口,在箱体的底部设有接收散落的混合烟丝的输送带,在箱体 的另一侧的输送带末端下方处设有出料气锁;有一个外接风机通过出 风管、转网与箱体上部的出风口相连。
如上所述的一种烟丝风力混合设备,在箱体上设有的进风道口仅 包括箱体一侧的下部垂直方向进风口。
如上所述的一种烟丝风力混合设备,在出风管上安装有调整垂直 进风和侧向进风大小的调节机构。
如上所述的一种烟丝风力混合设备,在垂直风道的侧壁上设置一 对或者两对梳丝机构。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是:第一、烟丝混合均匀,有利于提高卷烟产 品质量。第二、混合过程中烟丝的破碎小,有利于卷烟生产企业提高 经济效益。因此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通过外接风机使这个密闭空间的一端形成 由下向上的垂直进风和/或水平方向的侧向进风,将两种或者多种不 同品质或不同加工方法的烟丝送入该空间内,在摆脱了气流作用后烟 丝会缓慢地、无规律地自由落下,而两种或者多种不同品质或不同加 工方法的烟丝被送入密闭空间后,在气流吹散、抛起的过程中各种烟 丝可以得到充分混合,而且可以在下落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混合,这样 便达到了利用风力进行烟丝混合的目的。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如图1所示,箱体7一侧的下部通过垂直风道6获得垂直进风, 垂直风道6的上方装有导料板4、导料板5,侧向进风沿导料板4、 导料板5的上下方进入箱体7,烟丝通过输送设备1、输送设备2及 导料板4、导料板5送入箱体7。
当第一种烟丝通过输送设备1、导料板4送入箱体7时,在垂直 进风和侧向进风的作用下,烟丝被气流吹散,抛起,并在气流的作用 下,沿水平方向向箱体7的另一侧运动,由于箱体7内部空间比较大, 沿水平方向的气流速度比较低,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烟丝摆脱了气流 作用,缓慢地自由落下,均匀地散落在底部输送带8上,直至箱体7 的另一侧烟丝全部落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康胜,未经李康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11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