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显示面板数字相框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80699.2 | 申请日: | 2006-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3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天任;王长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1/23 | 分类号: | H04N1/23;H04N1/387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数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相框,尤指一种具有直式及横式的双显示面板的数字相框。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许多传统的装置均朝向数字化迈进,相机即是一代表性的例子,且随着数字相机的日渐普及,将数字照片先行冲洗成传统相片,然后再将的置于传统相框内陈列,显然不符合现今科技的趋势,而且冲洗照片亦有耗时与金钱方面的花费,故基于所述理由,即有所谓的“数字相框”应市,此数字相框为一种内含液晶显示器以及卡片阅读机等设备的消费性产品,仅需将存有数字照片的存储卡插入至数字相框的卡片阅读机处,即可于数字相框的液晶显示器上显示出数字影像,并可视需要人工选择所需显示的照片或设定成自动循环显示,如此,不仅可免除冲洗照片的不便及花费外,更兼具自动变化照片的动态娱乐效果,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而一般照片多为长方形,当照片的水平边长度大于纵向长度时,称之为横式照片;当照片的水平边长度小于纵向边长度时,则称之为直式照片。又由于一般均以横式照片较为普遍多见,因此数字相框于制造时,多为此而制作一横式面板,当显示的照片为横式照片时,该数字相框可正常无误的显示,然若显示的照片为直式照片时,由于一般数字相框仅单纯将照片以横式规格显示,因此,仅将该直式照片显示在横式面板上,导致照片影像两侧留有黑边,致使整个照片影像过小,造成观看不便与不尽美观的问题。因此,尚待进一步解决。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具有双显示面板的数字相框,其可依据照片的水平方向长度和纵向长度的直横比例,将照片选择性地显示于适当的显示面板上。
为达成所述目的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令所述数字相框包括:
一相框本体,其后侧则可设有一支撑架;
一微处理器,是设于所述相框本体内;
一输出入接口,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用以与一外接式储存装置连接;
一多任务器,是设于所述相框本体内,连接所述微处理器;
一第一缓冲单元与一第二缓冲单元,是设于相框本体内,连接所述多任务器;
一第一显示面板以及一第二显示面板,是相邻设于所述相框本体前侧,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第一与第二缓冲单元,其中该第一显示面板是一直式长方形,第二显示面板是一横式长方形;
由该微处理器通过多任务器进行控制分工,在判断图片档案的水平边以及纵向边的长度比例后,若为直式图片,将其送入第一缓冲单元,若为横式图片,将其送入第二缓冲单元,并由与缓冲单元相对应的显示单元显示图片。
本发明的数字相框可自动依据图片档案的形式而选择由适当的显示面板显示,当欲显示的图片是直式图片时,则微处理器将该图片送至第一缓冲单元后,由第一显示面板显示;当欲显示的图片是横式图片时,则微处理器将该图片送至第二缓冲单元后,由第二显示面板显示。
本发明可进一步设有一第三缓冲单元,其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可作为储存图片档案的储存区。
本发明的相框本体前侧可进一步设有一控制面板,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用以控制微处理器设定图片档案的显示时间间隔(自动循环显示),并将该图片档案的显示时间间隔作为一图片显示时间信息是储存于所述第三缓冲单元中;该控制面板亦可用以控制微处理器令特定图片档案旋转,且将该图片档案的旋转作为一图片旋转信息储存于该第三缓冲单元中。
所述输出入接口可为一存储卡连接接口,以连接存储卡型式的外接式储存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方块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数字相框由外接式储存装置读取图片档案的一自动循环显示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数字相框由第三缓冲单元读取图片档案的一固定显示图片实施例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0)相框本体 (11)支撑架
(20)微处理器
(30)输出入接口 (31)外接式储存装置
(40)多任务器
(51)(52)(53)第一/第二/第三缓冲单元
(61)(62)第一/第二显示面板
(70)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发明双显示面板数字相框的一较佳实施例,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其包括:
一相框本体(10),是一长方形框体,其后侧并设有一支撑架(11);
一微处理器(20),是设于所述相框本体(10)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06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苷脲二聚体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中药透皮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