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效防止逆流的留置针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80678.0 | 申请日: | 2006-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7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细田光司;大神田;高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榎本;王幸明 |
主分类号: | A61M25/06 | 分类号: | A61M25/06;A61M5/158;A61M5/32;A61M3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涛;吴小灿 |
地址: | 日本山梨上野***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效 防止 逆流 留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输液器械,具体地涉及有效防止逆流的留置针。
背景技术:
留置针包含内针和外针,内针为了带外针进入血管都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且贯通外针的内侧,进入血管后外针留在血管内,内针拔出。通常在外针约中心部安装有防逆流阀,如中国专利200420078043.3号公开的防逆流动静脉留置针。防逆流阀的材料通常是硅胶或橡胶质的软质材料,如果长期保管,会发生问题,其前端阀口会出现自然状态不能闭合的开口引起逆流;另外留置针是硬质金属制成,在使用时内针必须穿过防逆流阀,内针拔出后在其穿越部分会形成不能闭合的开口,这样造成当静脉血压高于输液管流入一侧的压力时形成逆流,而当流入一侧压力稍高于静脉血压时这种压力刚好将所形成的开口闭合,使输液管的液体不能正向流入静脉血管;另外当留置针在血管内留置时间较长或点滴时间长的情况,阀口由于闭合力弱经反复使用可能造成不能在无压力状态下完全闭合,如果点滴中点滴管脱落或点滴结束就会发生血液逆流,造成大量出血的危险,因此现有逆流阀由于防逆流能力差,其应用就受到很大限制,更不能应用到头皮针(头皮输液不能使用肝素)中。
再有,一般的留置针是与外套做成一体,带有防逆流阀的留置针从外侧操作防逆流阀,防逆流阀和外套使用的是软质和硬质两种树脂材料,因此粘结会有位置错位或漏水问题,而且粘结需要时间凝固,造成作业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现有带防逆流阀的留置针由于各种原因造成防逆流阀阀口出现不能闭合的开口从而不能有效防止血液逆流的缺陷,设计一种内置防逆流阀且能防止阀口出现不能闭合的开口、阀口闭合力强、能有效防止逆流、安全性高的留置针。同时本发明提供的留置针能够与防逆流阀进行准确定位,不会出现位置错位或漏水问题,从而能够作为头皮留置针,安全应用于头部进行输液。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是这样的:有效防止逆流的留置针,包括外针、外针座、内针、内针座,以及外针座内设置的防逆流阀,所述防逆流阀由圆筒部、在所述圆筒部前部由两对称的楔形区构成的乌鸦嘴部及后部的安装部,所述乌鸦嘴部的前端为带线性开缝的阀口,所述阀口形成线性开逢的对合处包括两条相对合的长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其作用力作用在所述阀口的增闭结构,所述增闭结构的作用力挤压所述阀口相对合的长边,使两长边对合得更紧密,从而增强阀口的闭合力量。
所述增闭结构设置在所述外针座上,且与所述防逆流阀阀体相接触。
所述增闭结构还可为防逆流阀乌鸦嘴部形成的增闭结构,即所述乌鸦嘴部外侧每一楔形区为两个斜坡,且两个斜坡中靠近圆筒部斜坡的角度大于靠近乌鸦嘴前端斜坡的角度,在接近乌鸦嘴前端部外侧的角度比内腔的角度稍大,在靠近圆筒部斜坡段的厚度比靠近乌鸦嘴前端斜坡段的厚度大。
所述增闭结构为外针座内侧对称设置的两个凸台,所述两个凸台分别位于所述防逆流阀的圆筒部外壁相应部位所对应的外针座内侧,所述圆筒部外壁相应部位为在该圆筒部上与线性阀口所在防逆流阀的对称分割面相平行的切线上,所述两个凸台内侧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圆筒部的外径,使得两个凸台对所述圆筒部外壁相应部位施加对等压力,增加线性开缝阀口的闭合力量。
所述增闭结构为外针座与所述防逆流阀的安装部相连接部位上设置的两个对称的柱状支臂,所述柱状支臂能探入圆筒部内侧相应部位,所述圆筒部内侧相应部位为在该圆筒部上与线性阀口所在防逆流阀的对称分割面的交线上,所述柱状支臂之间的距离大于圆筒部内径,使防逆流阀的圆筒部内侧该对称的相应部位能被撑大,从而增加线性开缝阀口的闭合力量。
所述两柱状支臂为平行设置,在探入圆筒部内侧的最前端略为向外扩张,形成扩张部,所述两柱状支臂的扩张部之间的距离大于圆筒部的内径。并且柱状支臂的扩张部在圆筒部内侧深入到乌鸦嘴部。
所述防逆流阀安装部与外针座的连接部位还分别设置有对位结构,所述对位结构分别为在所述外针座与所述安装部连接的部位上设置的定位引导角和所述安装部设置的与该定位引导角相吻合的缺口,所述缺口为V字缺口;所述定位引导角和对应的缺口均对称设置有两个。
所述安装部内腔的直径与所述圆筒部内腔直径相同,所述安装部壁厚大于所述圆筒部,所述对位结构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尾端;所述外针座设置有所述安装部能紧密套入的小圆柱及与小圆柱相接直径大于小圆柱的大圆柱,所述柱状支臂设置在所述小圆柱的前端;所述大圆柱与所述小圆柱形成的棱台上设置有所述对位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榎本;王幸明,未经株式会社榎本;王幸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06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具有随时间变化的污染物浓度的负载溶剂物流的方法
- 下一篇:空调器的室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