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化硼原料预处理方法及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80427.2 | 申请日: | 2006-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4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 发明(设计)人: | 孟宪友;张健江;刘君;白东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润鸣新素材(通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31/36 | 分类号: | C01B3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邹芳德 |
| 地址: | 028000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化 原料 预处理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产品的制造工艺及设备,即碳化硼原料预处理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碳化硼是一种非金属难熔化合物,以B4C为常用品,是超硬的人造磨料之一,硬度仅次于金刚石,金刚石莫氏硬度为10,碳化硼为9.36。且具有适于磨削、理化性质稳定、质量轻、研磨性能好等特点,与酸碱几乎不起反应,还具有半导体性和吸收中子的性能,是金刚石理想的代用材料,碳化硼微粉及碳化硼制品被广泛应用到航空、军工、核工业、耐磨、耐火材料等领域。
目前,生产碳化硼的主要原料是硼酸和碳素材料,这些原料不经特殊处理,只需要简单的混合,然后投入到大功率三相程控电弧精炼炉中进行冶炼。其反应过程是:
2H3BO3=B2O3+3H2O↑ 2B2O3+7C=B4C+6CO↑ B2O3+3CO=2B+3CO2↑4B+C=B4C
由于该工艺过程简单,因而被称为一步法。随着产品标准的提高,一步法生产工艺暴露出许多弊端。例如:在冶炼过程中,硼酸遇热脱水,产生大量高温蒸汽,高温蒸汽从物料中散出的同时会带走部分B2O3,使原料比例失调,同时造成物料状态不稳,导致电流不稳和电能损失。此外,高温蒸汽还会带走大量热量,间接损失大量电能。因此,一步法工艺耗电量很大,吨耗电高达30000度以上。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炉内原料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原料脱水产生的高温气体不能及时排除,造成碳化硼结晶块气孔多,密度低,气孔周围出现过烧现象,原料中的硫等物质在游离过程中进入产品中,对产品质量造成负面影响,致使产品质量低于国际同类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避免蒸汽的影响,电耗少、成本低、质量好的碳化硼原料的预处理方法和设备。
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出一种碳化硼原料预处理方法,其特点是:所说的制造碳化硼的原料在进入三相程控电弧精炼炉之前,先经过一个煅烧过程。
所说的煅烧过程,是指碳化硼的原料在运动状态下通过一段高温区。
所说的煅烧过程中碳化硼的原料在运动状态下通过一段高温区,是指碳化硼的原料与高温区之间的相对运动。
所说的煅烧过程中,碳化硼原料所通过的高温区的温度在1000-1300℃之间,通过时间为5-10分钟。
所说的原料是硼酸与炭素的混合物及添加剂。
所说的添加剂是粒径0.2-0.4毫米石油焦颗粒。
所说的添加剂是粒径2-4毫米的碳化硼颗粒,添加量为硼酸的1%。
一种专用于碳化硼原料预处理的煅烧设备,其特点是:这种煅烧设备的主体是一支非水平放置的长管,长管的高端为排气口和进料口;长管的低端为出料口,燃气输送管通入长管,长管上设有物料搅动装置。工作时,首先向长管内通入煤气并点燃,原料从长管高端的进料口送入炉内,并在物料搅动装置的作用下翻动下滑,从下端的出料口排出,即可完成脱水过程。
所说的煅烧设备的主体是一支倾斜放置的长管,长管的外面至少套有两个圆环形的支撑带,每个支撑带的下方两侧各有一个承重的托轮,托轮都通过转轴装在下面的支架上;长管的高端有排气口和进料口;长管的低端有出料口,且与燃气输送管相通;其物料搅动装置是在长管的外面套装一个被动齿轮,被动齿轮与支架上的主动齿轮相啮合,主动齿轮由动力机带动,致使长管在转动中抛搅物料。
采用上述工艺及设备,碳化硼原料在精炼之前,首先在分散流动的状态下进行煅烧,不仅迅速完成了脱水过程,而且实现了蒸汽与其他固体原料的自然分离,避免了蒸汽在后来的冶炼当中将产生的各种弊端,用这种经过预处理的原料进行电弧精炼,使电耗和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产品质量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方法及专用设备的具体实施例由以下附图给出: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原有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图3是专用设备的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是这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是这种实施例的A-A断面图;
图6是这种实施例的B-B断面图。
图3-6中可见:低端罩1,长管2,支撑带3,被动齿轮4,托轮5,排气口6,进料口7,高端罩8,支架9,电机10,变速箱11,主动齿轮12,出料口13,燃气输送管14,煤气发生炉15,挡轮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润鸣新素材(通辽)有限公司,未经润鸣新素材(通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04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