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状物料的低误差进料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78220.1 | 申请日: | 2006-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9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清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7B31/00 | 分类号: | B27B31/00;B27C1/1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物料 误差 进料 方法 使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与物料的进料技术有关,特别是指一种板状物料的低误差进料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对于板状物料的进料方式,通常是以输送带来进行进料动作,此种方式仅是将板状物料置于输送带上来运输,对于进料端的位置精准度并不要求。
而对于木工机械而言,木板料材在进料时,通常是为配合切割,钻孔等等加工动作,因此在对加工动作时的进料位置的精准度,即会格外要求。
图7至图10所示,是为现有的木料板材进料系统70,其中,是由多数个带动轮71位于底部,用来带动木料板材79进入,以及多数个被动轮75分别通过由一杆体76配合弹簧77设于该带动轮71上方,各该被动轮75可被物料向上顶开,而通过由各该弹簧77的弹性复归力来将各该被动轮75下压而对物料产生压制的效果。在进料时,木料板材79先顶抵于第一被动轮75的右下缘而即将顶开该第一个被动轮75,此时,该被动轮75亦会因反作用力原理而对该木料板材79施以一向下向后的反作用力,其状态如图7所示。在木料板材79顶开该被动轮75后,即持续前进,并受到该被动轮75的压制,其状态如图8所示。而在木料板材79进料的过程中,每顶住一个被动轮75,均会承受一次反作用力,均会使得进料的行程受到影响,进而影响精准度。再如图9所示,是显示木料持续进料的状态。又如图10所示,当木料板材79的后缘即将离开第一被动轮75时,该第一被动轮75即受该弹簧77的作用而下降,同时该第一被动轮75亦作用于该木料板材79的后缘一向下向前的分力,该木料板材79即因额外的向前力量作用而可能产生位置上的误差。
由上可知,以被动轮配合弹簧的方式来提供压制木料板材的进料方式,其在进入、离开每一被动轮时,都会受到额外的反向或正向力量作用,使得木料板材进料的位置与预定不同。甚至于误差极大。
有鉴于上述缺点,本案发明人在经过不断的试作与实验后,终于发展出本发明而可解决前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状物料的低误差进料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其进料的位置较现有技术更为精准。
本发明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状物料的低误差进料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其可使板状物料与带动轮之间在进料过程中没有相互滑动,而受到带动轮完全的带动。
缘是,为了达成前述目的,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板状物料的低误差进料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骤:A.备置多数个带动轮以及多数个被动轮:该带动轮是等高且相隔预定距离,该带动轮是同速且同向转动,而定义出朝某一方向转动的输送面,该被动轮是分别位于各该带动轮正上方且相隔一预定高度,并可受控制而上下移动;B.进料:使一板状物料向第一带动轮与第一被动轮之间进料;C.逐步压制:于该板状物料前缘通过该第一带动轮时,控制位于该第一带动轮上方的第一被动轮向下压抵于该板状物料,而产生压制夹持的效果;在第二被动轮以及其后的被动轮,其在遭遇该板状物料前缘时的动作均相同于该第一被动轮;以及D.逐步解除压制:于该板状物料的后缘即将通过该第一带动轮时,控制该第一被动轮向上位移而不再压制该板状物料;在该第二被动轮以及其后的被动轮,其在即将遭遇该板状物料后缘时的动作均相同于该第一被动轮。通过由上述步骤,可在板状物料进入至带动轮与被动轮之间时才进行压制夹持,使得板状物料不会与被动轮之间有撞击或额外的分力,位置不会有误差。
而本发明所提供使用上述方法的装置,则是包含有:一架体;多数个带动轮,设于该架体,该带动轮是等高且相隔预定距离,各该带动轮的一侧设有一齿轮,该带动轮是定义出一输送面;一驱动组件,主要具有一马达以及一齿带,该马达是通过由该齿带连接于各该带动轮的齿轮;多数个被动轮,分别通过由一驱动器设于该架体,而可各别受该驱动器的驱动而上下移动,该被动轮分别位于各该带动轮正上方且相隔一预定高度;多数个传感器,分别位于各该被动轮的前方,用以感测板状物料的进入状态;以及一控制电路,连接于该传感器以及该驱动器,通过由该传感器所感测到的状态来控制该驱动器的动作。通过此而可使用前述的方法,达成进料位置低误差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特点所在,兹举以下的二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今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张今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782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移动作动轴
- 下一篇:增大蝶阀关断力和锁紧的凸轮压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