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初始会话协议完成第三方注销业务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78196.1 | 申请日: | 2006-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4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 发明(设计)人: | 陆立;梁柏青;张鹏生;陆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4L29/04 | 分类号: | H04L2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夏宪富 |
| 地址: | 51063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初始 会话 协议 完成 第三 注销 业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SIP注册服务器和SIP终端在注销业务中的一种实现方法,确切地说,涉及一种使用初始会话SIP协议完成第三方注销业务的方法;属于SIP协议在通信业务中的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初始会话SIP协议是目前业界最为活跃的通信协议之一。现在,作为PSTN网络下一代网络演进方向之一的软交换网络和3G移动网络中的多媒体域都采用SIP协议作为其核心协议,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
SIP协议将识别用户身份的标识称为用户账号,SIP网络会为每个用户分配一个或多个账号,该账号在形式上可表现为SIP URI或目前广泛应用的E.164号码。用户则将账号对外公开,作为其他用户联系自己的共有标识。这样,寻找用户的过程实际上就成为将某个账号信息告知网络,再要求网络找到该账号用户的过程。由于SIP协议通常运行于IP网络上,即SIP协议一般基于IP网络传输,而基于IP地址寻址是IP网络的基本特点。因此最终寻找用户的结果就是找到用户当前所在的IP地址。
注册行为是SIP协议的非常重要的功能,SIP终端通过注册完成账号与IP地址的绑定关系。SIP用户通过注册,可以非常灵活地随时改变自己当前地址(即IP地址)与账号的绑定关系;用户也可以在不方便情况下,通过他人完成自己IP地址与账号的绑定和更改。在SIP协议中,一个账号可以绑定一个或多个联系地址。
与注册相关的行为包括:地址注册、注册更新、注册查询、注销。
一般情况下,当SIP终端注册成功后,注册服务器会设定一个时效范围,表明只有在该时间段内当前地址与账号的绑定关系才有效。通常,一个注册消息中只带有一个地址信息,表明账号信息与该地址的当前绑定关系;但也有可能在一个注册信息中带有多个地址,表明该一个账号同时与多个联系地址的绑定关系,或者多个账号与多个联系地址的各自分别对应的绑定关系。其中后一种情况,通常表明一个终端作为代理设备代理其他地址的注册及相关行为。
为保证地址的有效性,SIP终端通常会在当前地址生存周期结束前,发起另外一个注册消息(该消息与原来的注册消息属于同一个注册消息,只是增加消息序列号),该行为称为注册周期更新或注册更新。
当地址注册成功后,用户也可以主动发起注销消息,要求注册服务器解除账号与当前某个或多个地址的绑定关系,称之为注销。注销行为通常是由发起注册的终端完成。在业务处理过程或需求上,也可能存在注销行为由非完成注册的终端发起的情况,此时称为“第三方”注销。
在通过认证鉴权的前提下,当注册服务器收到针对某个地址的注销请求时,注册服务器就会解除该地址与账号的当前绑定关系。当发起注册的终端自己执行注销操作时,一般地说,在后续时间内该终端不会发起主动更新行为。但是,在发生“第三方”注销时,将会存在以下问题:
针对某个地址B的注销是由非为该B地址注册的“第三方”终端发起时,在通过认证鉴权的前提下,注册服务器将会解除该B地址与某一账号的绑定关系。按照RFC3261规定,注册服务器不会向当前仍然“毫不知情”的、完成B地址与账号绑定关系的发起注册的终端发送该地址已被注销的告示,以使该终端收到告示后,不再发起周期更新行为。
这样,由于SIP协议存在周期更新行为,先前完成B地址注册的终端仍然会发起周期更新行为。当注册服务器收到该周期更新消息后,注册服务器会认为新的注册请求,从而接受该注册,并在其自身数据库内重新绑定账号与B地址的对应关系,由此导致“假注销”。
“假注销”行为直接导致的业务缺陷为:根据用户的注销行为,已经把B地址从当前的绑定数据列表中剔除,当有呼叫该用户的请求时,软交换或交换机不应当向B地址寻址。然而,由于“假注销”问题的存在,软交换或交换机会继续向B地址(即当前不希望寻址的联系地址)进行路由,造成业务缺陷或故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初始会话协议SIP完成第三方注销业务的方法,以便能够较好地解决发起注销行为方与发起注册行为方两者不一致而导致的假注销问题及其造成的业务缺陷或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研究院,未经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781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砚池
- 下一篇:垃圾焚烧设备中的防止二恶英生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