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善动态影像品质之侧光式背光模块机构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77165.4 | 申请日: | 2006-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3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黄裕培;白双喜;梁胜尧;张书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G09G3/34;G09G3/3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夏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善 动态 影像 品质 侧光式 背光 模块 机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特别是关于一种改善动态影像品质的侧光式背光模块的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主要是由液晶面板及背光模块两大部分所组成,其中液晶面板包括如偏光板、玻璃基版、彩色滤光片、配向膜及液晶等;背光模块则由发光源、反射板以及导光板所组成,用以提供液晶显示器面板均匀、高亮度的光源。
由于液晶显示器的非自发光性,因此须利用外加光源提供光源,传统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发光源为冷阴极管或发光二极管,而前述的背光模块可区分为直下式及侧光式。
导光板的主要功能在于使冷阴极管发出的光线,能均匀分布于整体的背光模块,依形状区分,导光板有楔型及平板两种,其中楔型板主要是供侧光式背光模块使用,多使用于笔记型计算机的液晶屏幕面板中,以求降低重量与厚度,而平板的导光板则多用于直下式的背光模块。
图1为关于传统侧光式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此侧光式背光模块中,包含有第一发光源102、第二发光源104、反射板106、导光板108。第一发光源102及第二发光源104为冷阴极管或发光二极管,在传统侧光式背光模块中将发光源置于两侧,经由反射板106将光导入导光板108中,再由导光板108将光导向同一之方向,而由两侧的第一发光源102、第二发光源104提供光源。
在传统侧光式背光模块,不论是单边侧光或是双边侧光,发光源的控制皆为一起控制,即同时开启或关闭,且发光源的开启或关闭会影响整个背光模块的呈现明亮或黑暗,于将控制背光方式加入动态影像品质改善机制时,只能单一地以闪烁方式控制整片面板开关。
以该控制背光方式加入动态影像品质改善机制的缺点是,为了提高画面下半部的亮度,通常必须在液晶电容充电时间尚不足时即开启背光,往往影响动画的品质。反之,如果是等充电完成再开启背光,又会因开启背光时间不足而导致亮度不够,无法呈现优质的影像。因此提出一发明以改善其缺点,实有其必要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机构及其控制方法,以将控制背光方式动态影像品质改善机制,加在侧光式的背光模块上。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的机构,此背光模块的机构适用于液晶显示器或其它需要光源的显示器上,藉由此控制背光方式的机构加入动态影像品质改善机制,可有效地改善液晶显示器的动态影像品质。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一种背光模块的控制方法,此背光模块的控制方法适用于液晶显示器上,藉由此控制背光方式动态影像的控制方法加入动态影像品质改善机制,可有效地改善液晶显示器的动态影像品质。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公开一种适用于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的机构,其包括一个导光板模块,该导光板模块包括位于同一平面且紧邻之一第一导光板以及一第二导光板;二发光源,所述二发光源是冷阴极管、发光二极管等发光组件,且该些发光源分别安置于所述导光板模块的两端;一反射片,该反射片设置于该第一导光板与该第二导光板之间,该反射片用以反射所述二发光源所提供的光;以及一个反射板,该反射板位于所述导光板模块的一侧,用以反射所述二个发光源所提供的光并将光引入该导光板模块。
本发明的另一个主要目的是公开一种适用于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背光模块包含一导光板模块、二个发光源、一反射片与一反射板,其中所述导光板模块包括位于同一平面且紧邻之一第一导光板以及一第二导光板,所述二个发光源为第一发光源与第二发光源,其分别位于所述导光板模块的两端,所述反射片设置于该第一导光板与该第二导光板之间,所述反射板位于所述导光板模块的一侧,用以反射所述二个发光源所提供的光并将光引入该导光板模块,其包括:点亮所述第一发光源,且熄灭所述第二发光源;以及点亮所述第二发光源,且熄灭所述第一发光源。并反复实施以使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可分别依时序上下交互驱动以达到闪烁背光的效果。
【附图简单说明】
图1为关于传统侧光式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2为关于加入本发明的动态影像品质改善机制的侧光式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3为关于本发明之一最佳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控制法的流程图。
图4为关于本发明之又一最佳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控制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2 第一发光源
104 第二发光源
106 反射板
108 导光板
202 第一发光源
204 第二发光源
206 反射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771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雪赢鱼蓉三丝卷
- 下一篇:散风通痹胶囊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