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艺术笔屏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76851.X | 申请日: | 2006-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4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沈永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永培 |
主分类号: | B44C5/00 | 分类号: | B44C5/00;B44C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00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艺术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艺品,尤其是一种应用文采浓溢的中国毛笔组成的书法,国画画面的“艺术笔屏”。
背景技术:
文房四宝的毛笔是我国特有的书法工具,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里毛笔的作用是功不可抹的。尽管在日常工作中毛笔已被现代笔类替代,但是由于我国书法与国画在世界上的地位,毛笔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命力。然而随着使用范围的缩小,已经影响了毛笔制作这一传统技艺的生存与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保护毛笔制作这一传统的工艺技术,以及进一步扩大毛笔在文化领域里的使用价值,本发明提供一种将毛笔竖立固定在一基准平面上所组成的具有书法作品或国画画面的“艺术笔屏”,以发扬光大毛笔的作用与应用范围。
本发明“艺术笔屏”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方案是:采用不会变形的平板并在板面上钻打出排列有序的与笔杆粗细相仿的孔洞,然后按照画面的图案将不同颜色的毛笔插入涂有胶水的孔洞中,垂直插入的深度要依据画作的具体情况而定。待插入的毛笔能完整表达出画作的图象及其意境后,竖直置放至胶水固化。这时把底板背面参差不齐的笔杆截去并用框架和底座对笔屏进行装饰加工,同时在底板背面的笔杆截面上涂上与画作相同的色彩。这样,一款正面是毛状的浮雕图象,背面是点阵式画面的“艺术笔屏”已经制成。
本发明“艺术笔屏”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我国的文化瑰宝毛笔作为造形基材制成了具有国画,书法特色的作品并使它成为具有不同质感的双面图象的工艺匾、屏,使我国的墨宝与国粹毛笔融合一体交相辉映。从而达到了发扬光大我国毛笔的文化内涵,增加毛笔在市场经济中的生命力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艺术笔屏”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艺术笔屏”的底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艺术笔屏”的毛状浮雕式图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艺术笔屏”的点阵式画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艺术笔屏”的横截面结构剖示图。
图中:1、底板 2、孔洞 3、毛笔 4、浮雕式图象 5、点阵式画面 6、边框 7、座底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的底板(1)是采用不会变形的板材,根据图案要求确定其形状和大小的平面板块。在底板(1)的板面上描、印、或贴上画作,并用电钻在画面上钻上紧密且排列有序的孔洞(2)。
在图2中的毛笔(3)是采用一定长度的笔杆并在笔杆的一头固定一个羊毛笔头制成的,把毛笔(3)依照画面的色泽染上相应的颜色后,分别插入涂有胶水的孔洞(2)中,毛笔(3)插入的深度须依据画中景物的立体要求。毛笔(3)的集结在底板(1)正面形成浮雕式图象(4)后将底板(1)竖立放置,以待胶水干固。
在图3中的点阵式画面(5),是毛笔(3)在底板(1)正面形成浮雕式图象(4)的同时在底板(1)的背面由截平的笔杆横断面组成的。在形成画作的底板(1)四周装上边框(6),边框(6)的下方固定在木质雕花底座(7)上。
在图4中的底板(1)是底板(1)的横截面,在底板(1)的前后两面由毛笔(3)分别形成毛、绒状的浮雕式图象(4)和点阵式画面(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永培,未经沈永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768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