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投影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610073576.6 | 申请日: | 2006-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5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 发明(设计)人: | 许年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B21/16 | 分类号: | G03B21/16;G03B21/14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投影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投影机,尤指具有散热装置的投影机。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习知投影机1包含一外壳11及设于外壳11内的灯源装置12、光学引擎13与电源装置14,灯源装置12用以产生光学引擎13所需的光线,为提高光线的亮度,灯源装置12可设计为一具有双灯的灯源装置,光学引擎13连接于灯源模块12用以将光线处理后形成影像投射于一屏幕(图未示)上,电源装置14用以提供投影机1所需的电力。
灯源装置12在产生光线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热气,一般来说,会邻近灯源装置12的侧边设置抽风风扇15,以将灯源装置12周围的热气抽至投影机1外。然而,因为抽风风扇15太靠近高热的灯源装置12,抽风风扇10的扇轴、马达等容易受热损坏,而容易发生机件失灵甚至故障的情形。若抽风风扇15故障,将使得投影机1无法有效散热而会造成热能累积,致使整台投影机1故障,特别是具有双灯灯源装置的投影机2或使用高瓦特数灯源的投影机,此种问题更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可提升散热效果且可避免热能损害风扇的投影机。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投影机。该投影机包含一外壳及设置于该外壳中用以产生光线的灯源装置及散热装置。该外壳具有至少一个开口,该散热装置包含一气流导管及一抽风风扇。气流导管是设置于外壳中,气流导管的二端是分别包含一入风口以及一出风口,入风口是设置于邻近灯源装置的上方。抽风风扇是邻近设置于外壳的开口上,并对应设置于气流导管的出风口,用以将灯源装置所产生的热气,通过气流导管导出投影机。一光学引擎设置于该外壳中并连接于灯源装置,用以将光线处理后形成影像。进一步,出风口需对准抽风风扇的扇叶,并且避开抽风风扇的扇轴及马达,以减少热气造成扇轴及马达损坏。
因此,本发明的投影机利用气流导管的出风口设置于灯源装置的上方,收集灯源排出的热气,且搭配抽风风扇设置于气流导管的出风口,让投影机可均匀地散热,可提升散热效果且可避免热能损害风扇,以延长投影机的使用寿命。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知投影机的剖面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投影机的剖面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气流导管第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气流导管第二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出风口形状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以及
图6是本发明出风口形状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3,本发明的投影机30,具有一外壳34及设置于外壳34中的灯源装置36、散热装置32、光学引擎38及电源装置44,其中灯源装置36用以产生光学引擎38所需的光线,更佳的应用是以双灯灯源装置36作为投影机30的灯源装置36,双灯灯源装置36包含一第一灯源装置3602以及一第二灯源装置3604,藉此可产生更强的光线供投影机30利用,但也因此产生更大量且更高温的热能。本发明是以双灯灯源装置为例说明,惟本发明的范围不以此为限,本发明亦可适用于所有会发出大量热能的单灯或多灯灯源装置。光学引擎38连接于灯源模块32用以将灯源模块32提供的光线处理后形成影像投射于一屏幕(图未示)上,电源装置44用以提供投影机30所需的电力。
散热装置32包含一气流导管(Air tunnel)40及一抽风风扇42。气流导管40是设置于外壳34中,气流导管40的二端分别包含一入风口4002以及一出风口4004,入风口4002设置于灯源装置36的上方,也就是灯源装置36与外壳34上盖341之间且入风口4002面向灯源装置36设置,以收集灯源装置36所排出的高温热气,基于热空气上升的原理,灯源装置36的上方有较多的热气,故入风口4002设置于灯源装置36的上方有助收集灯源装置36的热气进入气流导管40。另外,也可将气流导管40的入风口4002设置于灯源装置36的一侧(图未示)收集灯源装置36所排出的高温热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735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