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堆叠式模块化个人计算机架构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73282.3 | 申请日: | 2006-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1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林德安;陈志雄;王武楠;杜铮;林璟棠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小雯;李晓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堆叠 模块化 个人计算机 架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个人计算机,特别是涉及多层可堆叠式模块化的个人计算机架构。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U.S.6,118,663,揭示了一种多层结构组合式计算机(Multi-configuration modular computer),包括显示模块、键盘及指向模块、主机板及电源模块及扩充模块堆叠而成;使用者通过选择所需的模块加以堆叠组合,可作为LCD显示器、笔记型计算机、桌上型计算机等不同的用途。
台湾专利公告第490121号,揭示一种可集成模块化计算机机壳构造,包括多个舱体,该多个舱体设有一准系统舱与一显示器舱等元件;其中:该准系统舱,由一外壳、一内座及一面板组合而成;该外壳后端设有凹陷部,而形成向内缩的连接空间,外壳适处设有多个连接件,外壳内部设有该内座,该内座后端设有凹陷部以对应外壳后端的凹陷部,而形成内缩的连接空间,而内座前端固设该面板;该显示器舱是由一显示器主体与一外框相互活动结合;该外框周围适处设有多个连接件,而外框与显示器主体之间设有与其它舱相对应的连接线空间;该准系统舱与显示器舱以多个连接件相互稳固联结,以使整体长宽一致、有相对应的空间以供各种连接线及接头配置在各舱后侧的连接空间内。
上述美国专利揭示的组合式计算机,相邻的模块之间均以公、母端子导通,而非以一般组装计算机常用的电气导线,上层模块的端子无法通过电气导线跨越中间层模块电气连接下层模块的端子。
上述台湾专利揭示的组合式计算机,其各层之间的连接结构,及各种电气连接线均裸露于外壳后端的凹陷部,影响整体造型的美观。
发明内容
为了进一步使模块化个人计算机的电气导线及各层结合结构均隐藏于架体内部,具有一致性的外观,而提出本发明。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堆叠式模块化个人计算机架构,使各层机架具有相通的孔,使模块化个人计算机的电气导线及各层结合结构均隐藏于架体内部,具有一致性的外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堆叠式模块化个人计算机架构,方便各层机架的组装及稳固结合。
本发明的可堆叠式模块化个人计算机架构,用以供组装个人化的计算机者,该个人计算机架构,包括多个架体且各个架体内部用于容置不同电子组件;该多个架体系依序堆叠相结合,且每一架体的上端分别具有连通上层架体的透空孔;该多个架体包括置于最底层的第一架体;该多个架体中置于该第一架体上方的其它架体的底边,具有供至少一电气导线穿过的孔,以使该电气导线穿梭于该多个架体之间,使模块化个人计算机的电气导线及各层结合结构均隐藏于架体内部,具有一致性的外观。该第一架体内侧的上端具有扣合结构;该其它架体的内侧的上、下端分别具有相对应的扣合结构,以使该多个架体之间藉由该扣合结构分别相结合,且该扣合结构隐藏于该多个架体的内部。该多个架体的分别包括一外壳,该外壳的内部结合一支架;该支架的左、右侧边的上端分别具有向外侧弯折的支撑片;该支撑片与该支架的左、右侧边的连接处,分别具有扣合孔;该其它架体的支架的左、右侧边的下端及该其它架体的外壳的后边的下端,分别具有扣耳及槽孔;该扣合孔的前端较窄形成狭缝;该扣合孔的后端较宽,以容置上层架体的该扣耳;该扣耳的前端具有凸耳,该凸耳分别与该支架的左、右侧边之间具有间隙,使扣耳前端的凸耳扣入下层架体的的该支撑片下边,置于下层架体的该扣合孔的前端较窄的的狭缝的侧边。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功效,请参阅图式及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堆叠式模块化个人计算机架构的实施例组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组合状态的另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架体的分解状态及扣合孔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架体的分解状态及扣耳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支架的上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上盖的俯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第一架体
100穿透孔 11第一外壳
111、121、326底边 112、122、314前边
113、123、321、621左侧边
114、124、322、622右侧边
115肋片 116、125、131后边
117、126、127、327孔 118、311插槽
12第一支架 128、323支撑片
129、324扣合孔 1291狭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建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732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