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聚α-烯烃油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72874.3 | 申请日: | 2006-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4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曾世虎;李绍凡;张志峰;丁洪生;刘伟;谢云发;陈新德;权成光;李成俭;高桂芝;许兰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抚顺石油化工公司;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04 | 分类号: | C07C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金杰 |
地址: | 113008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烯烃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三氟化硼(BF3)促进剂为催化剂,烯烃为原料合成聚α-烯烃油(PAO)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α-烯烃油(PAO)与矿物油相比,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因此得到广泛应用。而且近年来随着节能和环保要求日益严格,也促进了聚α-烯烃油(PAO)的迅速发展,每年以10~15%的速度迅速增长。
聚α-烯烃油(PAO)的制备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烯烃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齐聚,得到齐聚的不饱和烃;第二步是将齐聚的不饱和烃中的双键加氢,从而提高聚α-烯烃油(PAO)的热氧化稳定性。
目前国内聚α-烯烃油的生产是以蜡裂解α-烯烃为原料,采用AlCl3催化剂为主。该催化剂生产聚α-烯烃油存在易导致设备腐蚀、环境污染严重、铝渣多(达5%)且不易处理等问题,而且由于反应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副反应,必然会导致聚合物组成复杂,这一点突出表现在油品的粘度指数低、热氧化安定性不过关等方面,其性能与国外聚α-烯烃油(PAO)相比存在着一定的质量差距。因此开发聚α-烯烃油(PAO)新工艺并使其工业化,可以全面提升我国聚α-烯烃油(PAO)的产品档次,为国内市场提供优质聚α-烯烃油(PAO),降低高档内燃机油的生产成本,经济、社会效益将非常显著,也是社会发展和国防工业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出以三氟化硼(BF3)促进剂为催化剂,烯烃为原料合成聚α-烯烃油(PAO)技术,使油品粘度指数达120以上。
确定以醇为引发剂,以BF3·醇络合物为催化剂,以烯烃为原料合成聚α-烯烃油(PAO)。醇为甲醇、乙醇、丙醇、丁醇或戊醇。
工艺条件如下。
引发剂用量与原料烯烃的重量比为0.01~1.0%
BF3用量与原料烯烃的重量比为 1-5%
反应温度0~80℃
反应压力0~1.0Mpa
反应时间1~6h
新工艺采用两釜并联、蒸发-吸附串联为特点的工艺路线,催化剂可循环使用,无水洗、碱洗、油水分离过程和废水处理过程,无污染,对环境友好。
原料烯烃经车载泵送入装置内原料罐,原料罐内烯烃经原料泵送入反应釜,同时引发剂从引发剂罐经引发剂泵送入反应釜,充分搅拌。充入BF3气体,继续搅拌,保持一定的反应压力,并通过循环水冷却系统,控制一定的反应温度,反应一定时间。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釜内残留的BF3气体送入水冷罐,并通过对反应釜的加热,使尽可能多的BF3气体进入水冷罐,冷却后的BF3气体经压缩机进入第二台反应釜(已进料),充分搅拌,使其尽可能多的吸收第一反应釜的残留的BF3气体,然后将引发罐内的引发剂经引发剂泵送入第二反应釜,充BF3气体,进行第二次反应。
第一反应釜内的聚合油经釜底泵送入吸附釜,加入2~5%的白土,在60℃条件下,充分搅拌,30分钟后将物料经过滤机送入产品罐。优化了BF3催化合成聚α-烯烃油(PAO)催化剂体系、工艺条件及工艺流程,油品具有低粘、低凝、高粘度指数、优良的氧化安定性、色泽浅、收率高的优点;BF3催化剂可循环使用,整个工艺无污染,符合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图1合成聚α-烯烃油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下述工艺条件,以C8~13烯烃为原料,以BF3·丙醇促进剂为催化剂进行合成聚α-烯烃油(PAO)实验。
聚合温度50℃
反应压力0.0Mpa
反应时间1h
丙醇用量0.8%
BF3用量 1%
精制温度60℃
精制时间0.5h
白土用量3% 相对聚合油
油品物料平衡见下表。
物料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抚顺石油化工公司;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未经中国石油抚顺石油化工公司;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728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CD背光的驱动电路
- 下一篇: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干扰检测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