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杏叶与蒲黄的药用组合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10070054.0 申请日: 2006-11-09
公开(公告)号: CN101176770A 公开(公告)日: 2008-05-14
发明(设计)人: 黄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 黄振华
主分类号: A61K36/88 分类号: A61K36/88;A61P9/06;A61P9/10;A61P9/12;A61P3/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50101山东省济南***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银杏叶 蒲黄 药用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由银杏叶或其提取物和蒲黄或其提取物制成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含有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剂,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医学上,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心脏和动脉血管发生硬化而引起的心脏缺血或出血的疾病,包括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脑梗死、缺血性脑病、脑血栓等。这些疾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动脉硬化造成管腔狭窄、管道阻塞,从而导致心脑供血不足,才引起头沉、头晕、头痛、胸闷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脑中风及心肌梗塞的发生。心脑缺血后影响能量代谢,继发乳酸堆积、钙超载、自由基损伤等多种变化。多靶点逆转或改善这些变化,提高综合疗效是药物治疗的重要目标。

心脑血管疾病一直号称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其发病和死亡的年龄日益呈年轻化趋势,如何有效防治也就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而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大,易产生抗药性,因此研发疗效显著、低毒的中药新药是医药界人士致力于发展的方向。

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味甘、苦、涩,性平。归心、肺经。有敛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用于肺虚咳喘;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

银杏叶入药始于明代,近10余年来,银杏叶制剂的医用价值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对其活性成分及临床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Ginkgo bilola leaves)是一种作用广泛、不良反应较少的天然药物,其有效成分主要为总黄酮醇苷类和萜类内酯,不仅具有扩张冠脉血管和脑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心脑功能的作用,还有增强记忆、降低血小板的功效。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清除氧自由基、降血脂、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调节神经递质和激素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抗炎、抗过敏等作用。

银杏叶提取物已有国家标准,见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281页。标准规定,本品按干燥品计,含总黄酮醇苷,不得少于24.0%;含萜类内酯以白果内酯(C15H18O8)、银杏内酯A(C20H24O9)、银杏内酯B(C20H24O10)和银杏内酯C(C20H24O11)的总量计,不得少于6.0%;本品含总银杏酸不得过百万分之十;制剂为银杏叶片。国内上市的还有舒血宁注射液,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用于缺血性心脑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等。

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浊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味甘,性平。归肝、心包经。有止血,化瘀,通淋之功效。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

蒲黄主要含有甾类、黄酮类、烷类化合物、酸性成分、氨基酸、无机成分等,近年来有关蒲黄的药理作用报道很多,尤其在心血管方面,具有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清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有效成分。另外蒲黄还具有镇痛作用、促凝血作用、提高免疫作用、抗炎作用及肠管作用等。

目前,利用银杏叶或其提取物和蒲黄或其提取物的相互作用,配伍组方,制备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的药物,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临床需要,更好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的组合物,以及含有该组合物的制剂,制成该药物组合物所含有效成分的原料药为:银杏叶或其提取物和蒲黄或其提取物。

制成该药物组合物所含药效成分的原料药的组成为:银杏叶200~5000份,蒲黄1000~10000份,经本发明人的大量筛选实验证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上述重量份范围内均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优选为:银杏叶500~3000份,蒲黄2000~5000份;进一步优选为:银杏叶1200份,蒲黄3000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振华,未经黄振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700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