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废旧塑料生产石油的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69435.7 | 申请日: | 2006-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1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军 |
主分类号: | C10G1/00 | 分类号: | C10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0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废旧塑料 生产 石油 新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废旧塑料制造石油的方法,尤其是一种利用废旧塑料连续化制造石油的工业化应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废旧塑料连续化制造石油的已有设备普遍采用单釜制,即采用一个反应釜完成对废旧塑料连续化制造的干燥、熔化和裂解过程,无法实现连续化操作,生产效率低,无法回收液化气作补充燃料。不适应现代工业的要求。提升加料不仅操作繁琐,而且过程不连续,。单反应器生产在其中的催化剂需复活再生时必须停止生产,造成浪费。无有搅拌机构时,废旧塑料易于缠绕包裹,赞成受热里外不匀现象。绞龙排渣易造成堵塞。无有管汇的循环油路管道细,流速高,沉淀物不易沉积清除,导致管路堵塞。这一系列问题不仅造成了生产不能连续化,而且生产流程不畅,设备安全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方法之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连续化石油,而且过程畅通,安全性能好,热效率高的工业化方法。
本发时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一种利用废旧塑料生产石油的新方法,由裂解釜、裂解釜、下端的加热器、排渣装置、通过管道与裂解联通的反应器,通过管道与反应器联通的分馏塔,通过管道与分馏塔联通的冷凝塔、塔底罐,以及分别从冷凝塔和塔底罐接出的汽油出口和柴油出口构成,在裂解釜上方设置有熔化釜和料仓。采用由引起风机、送料管和加料口组成的风送机构送料。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增加熔化釜和料仓,采用风送机构送料,双反应器并联保证了设备生的的连续化,使之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需要,(2)采用液压送料机构在熔化釜内设置搅拌器,使用塞阀排渣机构,循环油路中设有管汇的措施保证了流程畅通,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设备安全性能大大提高,(3)熔化釜夹套的采用和石油液化气的回收利用提高了设备的热效率,节约了能源。
具体实施方式
加热器是油气混合燃烧炉,其燃烧所需之油通过通过管道和阀门来自管汇,其所需之石油天然气通过管道和阀门来自分馏塔。加热器固定于裂解釜之下端。
裂解釜有两个出口通过管道阀门与管汇联结,管通过管道和阀门与热油泵联结,热油泵通过管道和阀门与塔底罐联结。热油通过上述机构在塔底罐和裂解釜之间形成双管循环。
裂解釜下端的排渣采用塞阀机构。升降杆上端与塞阀铰接,下端固定一极升降杆。旋动杆可通过螺母实施对升降杆的升降,从而带动塞阀之升降。出渣管上端固定于裂解釜下端开口处,下端开放,塞阀在其中之升降即完成排渣工作,残渣自出渣管下端排出。
裂解釜上端通过管道和阀门与熔化釜相联结。熔化的废旧塑料靠自身重力流入裂解釜中,并通过另一组管道和阀门向上传递热气。
熔化釜内部固定一台搅拌器,搅拌器在电动机带下动转,实施对未熔塑料之搅拌,使之均匀受热。
熔化釜内部的加热一方面依靠其中之列管内部来自裂解釜的热气,别一方面在周围固定了一个保温加热夹套,将其包围在其中,增加了塑料的受热面积,同时由于该夹套是用保温材料制成的,起到了保温作用。
熔化釜上端固定料仓。从料仓落下的废旧塑料通过液压送料机构进入熔化釜中,液压站通过管道阀门控制液压缸体之活塞进退,活塞通过连杆料器固定联结,其进退端开口处安装管道与熔化釜联结,从熔化釜中抽入热风,其中通过送料管与料仓一侧开口相通,连料管的下端开设一个加料口,废旧塑料从中加入,在热风带动下输入料仓之中。
裂解釜通过管道和阀门与反应器通过管道和阀门与分馏塔联结
本设备中,备用反应器通过管道和阀门与反应器联结。当反应器之中的催化剂,需复活再生时,备用反应器维持设备连续化工作。
分馏塔有三个出口,其一通过管道和阀门与冷凝塔联结,冷凝塔又通过管道和阀门与汽油出口联结,通过汽油出口排出汽油,其二通过管道和阀门与反应器联结,其三通过管道和阀门与塔底罐联结,其间的管道伸入塔底罐部分是弯头管,塔底罐又通过管道和阀门与柴油出口联结,通过柴油出口排出柴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军,未经张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94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