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的精制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68632.7 | 申请日: | 2006-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4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棠林;孟祥波;刘明宽;朱孔杰;朱庆祥;何建德;顾召仓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胜邦鲁南农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F9/206 | 分类号: | C07F9/2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006***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基 硫代磷酰氯 精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0,0-二乙基硫代磷酰氯的精制方法。
背景技术:0,0-二乙基硫代磷酰氯是生产有机磷农药的重要中间体,含有大量的二氯化二硫杂质,纯度通常在75%左右,被称之为粗品,一般还需要进行精制。现有技术中,0,0-二乙基硫代磷酰氯的精制,通常都是采用先将0,0-二乙基硫代磷酰氯粗品中加入到强碱性的氢氧化钠或者硫化钠溶液中,使0,0-二乙基硫代磷酰氯粗品中的二氯化二硫发生化学反应,将0,0-二乙基硫代磷酰氯粗品中的二氯化二硫杂质去除,然后再去除水分的方法。这种方法,一是由于化学反应是在强碱环境条件下进行,存在有一定的副反应,因此所得精品0,0-二乙基硫代磷酰氯的纯度一般只能达到98%左右,纯度较低,不能满足高档产品生产需要和出口的要求;二是有污染废水排出,并且所排废水COD指标严重超标,很难达到国家规定的废水排放标准,污染环境;三是由于上述所说化学反应是在强碱环境条件下进行,温度上升剧烈,因此生产过程不易控制,操作不够方便。
技术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0,0-二乙基硫代磷酰氯的精制方法,用以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方法所存在的上述弊端。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改进实现的,它包括通过化学反应去除二氯化二硫杂质过程,其特征在于所说化学反应是将0,0-二乙基硫代磷酰氯粗品加入到中性或弱碱性的碳酸盐溶液中,使其发生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S2Cl2+MxCO3→S+MxSO3+CO2↑+MClx
其中,M代表Na+,Ca2+,K+,NH4+,Ba2+,x代表1,2。
其实验室工艺流程为:
1、将0,0-二乙基硫代磷酰氯粗品加入到分液漏斗中;
2、将甲苯和过量碳酸盐加入三口瓶中;
3、开启冷却盐水,将三口瓶置于其中,同时开启三口瓶的电动搅拌器;
4、当三口瓶内料液温度达到15~25℃时,用分液漏斗将0,0-二乙基硫代磷酰氯粗品缓慢加入三口瓶,使0,0-二乙基硫代磷酰氯粗品中二氯化二硫与三口瓶中的碳酸盐发生化学反应,保持温度不超过41℃;
5、待0,0-二乙基硫代磷酰氯粗品加入完毕,再保持25~35分钟,化学反应结束后出料,并采用大体300目尼龙网过滤,将废渣弃掉;
6、将上述步骤5所得滤液置于蒸馏瓶内,在滤液温度不超过80℃的条件下进行减压蒸馏,即制得0,0-二乙基硫代磷酰氯精品,精品的纯度不低于99.0%。甲苯回收重复利用。
为了更好地降低精制成本,所说碳酸盐优选为碳酸钙。当所说碳酸盐为碳酸钙时,为了加快其化学反应过程,上述所说工艺步骤2中还可以加有水。
本发明方法,一是化学反应是在中性或弱碱性环境条件下进行,副反应明显减少,因此所制得的精品0,0-二乙基硫代磷酰氯,纯度高,一般都可达到99%以上,能以满足高档产品生产需要和出口的要求;二是无污染废水排出,不会污染环境;三是生产过程容易控制,操作方便省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以实验室实验为例,其工艺步骤如下:
1、将200克纯度为75%的0,0-二乙基硫代磷酰氯粗品加入到500毫升分液漏斗中;
2、将400克甲苯、120克碳酸钙加入1000毫升的三口瓶中;
3、开启冷却盐水,将三口瓶置于其中,同时开启三口瓶的电动搅拌器;
4、当三口瓶内料液温度达到20℃时,将上述所说分液漏斗内的0,0-二乙基硫代磷酰氯粗品,缓慢加入到上述所说三口瓶内,保持温度不超过41℃,使0,0-二乙基硫代磷酰氯粗品中二氯化二硫与三口瓶中的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S2Cl2+3CaCO3=3S+CaSO3+3CO2↑+2CaCl2
5、待0,0-二乙基硫代磷酰氯粗品加入完毕,再保持35分钟,反应结束后,采用300目尼龙网过滤,将废渣弃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胜邦鲁南农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胜邦鲁南农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86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操作控制方法
- 下一篇:应急充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