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版领域里文件输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67194.2 | 申请日: | 2006-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1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殷延伟;杨楠;梅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欣 |
地址: | 100085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版 领域 文件 输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版领域里文件输出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平面设计、广告制作、商业印刷、排版、网页制作、图形、图像、文字处理等领域,经常需要把存盘文件输出为其它通用的可流转的文件格式。例如,在报纸制作领域,有时需要将大批量的存盘文件输出成其它通用的可流转的文件格式(如PDF文件),上述过程一般的做法如下:
1、打开存盘的文件;
2、设置输出文件的规格;
3、进行文件输出;
4、关闭存盘文件。
由此可见这种方法存在的缺点有:必须先打开存盘文件,在打开状态下,才能输出其它格式的文件,然后关闭存盘文件,再进行下一次输出。每次操作都需要人工手动处理,当存盘文件数量很多,需要输出文件次数较多时,需要不停的执行存盘文件的打开和关闭操作,浪费人力和时间,因此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排版领域里文件输出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文件无法在灰版状态下输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灰版状态下,解析第一文件,获取第一文件数据信息;
B、根据第二文件数据要求,选取输出的数据对象;
C、将所述数据对象按照第二文件输出格式要求写入到输出文件中,形成第二文件。
所述步骤A中,所述第一文件数据信息,包括:文件头和/或数据体。
所述文件头包括:所述第一文件的版本信息,和/或所述数据对象的长度,和/或所述数据对象的位置。
所述数据体为各个数据对象的数据内容。
所述步骤B中,所述第二文件为通用的可流转格式文件。
所述步骤B包括以下步骤:
B1、根据所述第一文件数据信息找到所述第一文件页面对象数据的起始位置;
B2、根据所述第一文件页面对象数据的起始位置找到所述第一文件页面对象数据;
B3、根据所述第一文件页面对象数据建立第二文件页面对象数据;
B4、根据所述第二文件数据要求选取所述第二文件数据对象。
所述步骤C中,所述第二文件输出格式要求,包括:第二文件页面区域大小和/或位置和/或第二文件页数范围。
所述步骤C包括以下步骤:
C1、建立第二文件;
C2、按照所述输出格式要求将所述数据对象进行转换;
C3、将所述转换后数据写入所述第二文件中。
所述步骤C1中,所述第二文件的名称与所述第一文件名称相同,并根据所述第二文件输出格式要求追加所述第二文件的扩展名。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方法提供了一种在灰版状态下对文件进行输出的方法,利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在文件灰版状态下对文件进行输出,形成新的文件。使文件快速、有效地输出。特别对于大批量的文件进行输出时,节约了人力及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主要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的选取输出数据对象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流程图,一种排版领域里文件输出方法,其步骤如下:
S101、在灰版状态下解析第一文件;
所述灰版状态,即在用户操作系统界面不用打开所述第一文件;
所述第一文件可以为若干个文件和/或文件夹;
所述解析操作包括将第一文件读入内存,然后获取第一文件数据信息;
所述第一文件数据信息,包括:文件头和/或数据体;
所述文件头包括:所述第一文件的版本信息,和/或所述数据对象的长度,和/或所述数据对象的位置。
所述数据体为各个数据对象的数据内容。
S102、选取输出的数据对象;
即根据第二文件数据要求,选取输出的数据对象;
所述第二文件为通用的可流转格式文件;可流转格式文件即文件格式标准公开的可靠的便易的文件,例如:PDF、XML、HTML、PS等格式的文件。例如PDF格式的文件标准已公开,任何人可根据其规范制定任意的PDF文件,该文件独立于创建它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硬件,并可方便的可靠的传递信息。
S103、建立第二文件;
较佳地,所述第二文件的名称与所述第一文件名称相同,并根据所述第二文件输出格式要求追加所述第二文件的扩展名。
S104、将输出的数据对象写入第二文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71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