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盘盒防盗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66611.1 | 申请日: | 2006-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5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黄胜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胜昌;超美特殊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23/02 | 分类号: | G11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汤在彦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盘 防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盘盒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利用盒体延伸部的前侧凸榫与盒座结合部的平行数突缘形成第一阶段的简易结合;而后再旋转盒体或盒座,使得盒体延伸部的前侧凸榫与盒座结合部的凸榫座结合,未破坏凸榫座前,可防止盒体与盒座被开启,形成具有防盗效果的光盘盒。
背景技术
市售的光盘片盒,如图1所示,包含:
盒体A,盒体A设盘片槽A 0以供光盘片设置,盒体又设盘片柱的结合槽A 1,可为盘片柱一端设置而与盒座结合,盒体外侧设多个延伸部A2,延伸部设凸榫A 3。
盒座B,盒座B设多个结合部B 0,结合部B 0一侧均设开口B 1,另一侧则为密闭状B 2,结合部B 0的上壁面内侧设凹槽B 3。
如此,该公知结构只能利用盒体A的延伸部A 2凸榫A 3与盒座B结合部B 0的凹槽B 3形成简易结合,任何人均可在不破坏盒体与盒座情况下随意开启而取出光盘片,对于卖场业者造成严重损失。
为此,本案发明人积多年各种新产品的设计与研发经验,乃针对前揭公知光盘盒的缺点深入研究,而发明本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备防盗效果的光盘盒,其利用盒体延伸部的前侧凸榫与盒座结合部的平行的数突缘形成第一阶段的简易结合;而后再旋转盒体,以使得盒体延伸部的前侧凸榫与盒座结合部的凸榫座结合,未剪除凸榫座之前,可防止盒体与盒座被开启,达到防盗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光盘盒防盗结构,其包含:
盒体,盒体设有多个延伸部,延伸部设有凸榫,位于前侧的凸榫还设有斜面与直立面,且位于斜面一侧设有凹槽;
盒座,盒座设有多个结合部,结合部上壁面内侧设有突缘,突缘间形成有夹槽;结合部设有凸榫座,凸榫座与结合部上壁面间设有连接肋,凸榫座前侧设有斜壁面,后侧为直立面,且形成有中空槽,及两侧设有凹入槽。
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如下:
1.本发明的光盘盒防盗结构,其利用盒体延伸部的前侧凸榫与盒座结合部的平行数突缘形成第一阶段的简易结合;而后再旋转盒体或盒座,使得盒体延伸部的前侧凸榫与盒座结合部的凸榫座结合,未破坏凸榫座之前,可防止盒体与盒座被开启,形成具备防盗效果的光盘盒。
2.本发明的光盘盒防盗结构,要启开盒体与盒座之前,必须先将凸榫座剪除,或是必须下压并强力反转盒体或盒盖,才能破坏凸榫座,如此,可防止盒体与盒座被随意开启,产生具备防盗与安全效果的光盘盒。
3.本发明的光盘盒防盗结构,设盒体,盒体外侧设多个延伸部,延伸部再设多个凸榫,其中位于前侧的凸榫并形成斜面与直立面,且位于斜面一侧并设凹槽。
4.本发明的光盘盒防盗结构,设盒座,盒座设多个结合部,结合部的上壁面内侧设平行的数突缘;其中至少一个结合部设有凸榫座,凸榫座与结合部的上壁面间形成简易连接,及凸榫座前侧设斜壁面,后侧为直立面,且形成有中空槽。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结构分解图与部分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分解图与部分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阶段结合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阶段结合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仰视及部分放大视图。
图6为本发明剪除凸榫座后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盒体与盒座分离状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立体视图。
图9为本发明剪除凸榫座的立体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盒体 10、盘片槽 11、结合槽
12、延伸部 120、凸榫 121、斜面
122、直立面 123、凹槽 2、盒座
20、结合部 200、开口 201、密闭状
21、数突缘 210、夹槽 22、凸榫座
220、连接肋 221、斜壁面 222、直立面
223、中空槽 224、凹入槽 23、盘片柱
具体实施方式
如此,为充分了解本发明,兹依附图解说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胜昌;超美特殊包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黄胜昌;超美特殊包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66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磺酰胺化合物
- 下一篇:新的4-苯并咪唑-2-基哒嗪-3酮衍生物